太原:无障碍环境给残疾人带来便利 城市有爱 生活无“碍”

图片
工作人员为残疾人维修轮椅。
图片
公交司机帮助残障人士乘车。
图片
太原市图书馆设立的残疾人文化场所。
  为残疾人打造无障碍环境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为了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通过建设无障碍盲道、在公交、地铁站设置无障碍设施、开设残疾人文化活动中心、开展家庭无障碍改造等方式,持续增强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记者走访了迎泽公园、地铁2号线、太原市图书馆等多个公共场所,感受无障碍环境给残疾人带来的便利。
  游玩无忧
  “公园里设置有护栏、坡道、盲道等无障碍设施,植物标牌上还有盲文,让我在游园时学到了不少知识……”在太原植物园,一名盲人小伙子开心地说。
  对很多残疾人而言,出门是最发愁的事儿。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收效显著。如今的太原,除了随处可见的坡道、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公厕等设施,不少景区也进行了无障碍改造。
  市民刘建的父亲腿脚不便,平时需要坐轮椅出行。前些天,刘建推着父亲来到迎泽公园,公园里道路平坦,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父子二人心情舒畅。据了解,为方便残疾游客出入,迎泽公园设有多种无障碍设施,凹凸有致的路面专门为盲人游客设置,道路两旁还设有围栏,保证盲人游客安全。此外,公园入口通道宽敞,道路平整且不易打滑,既能保证轮椅通行,也不影响其他游客进出。
  记者在商场、超市、饭店、写字楼等公共场所走访发现,许多公共场所的升降电梯按键设置有盲文,并设有残疾人停车位、无障碍卫生间等无障碍设施,方便残障人士出行。
  5月14日早8时,正值出行早高峰,在解放路两侧的马路边,停满了共享单车,同时还分布着一些流动摊点。但是记者看到,盲道上没有任何阻碍物,道路畅通无阻。
  出行顺畅
  5月14日10时许,地铁2号线大南门站,张文博在家人的陪同下,坐着轮椅准备乘地铁去尖草坪区。工作人员看到后,立刻上前接过轮椅扶手,护送张文博通过无障碍电梯进入地铁车站。
  据了解,太原轨道交通针对残障人士开展多项便民服务,地铁2号线在微信公众号上开通了“爱心预约”功能,老年人、残疾人等出行不便的乘客可预约乘车服务,体验“进站—安检—乘车—出站”全路径无障碍出行服务。
  所有地铁站均设置有站外垂直电梯、轮椅坡道,方便残障乘客坐轮椅进出。车站出入口、通道、站厅、站台等公共区域均设置有盲道,方便盲人乘客在进、出车站及在车站内通行。此外,各车站公共区域均在明显位置张贴有无障碍设施指南。
  “请您主动给老弱病残孕及带小孩的乘客让座……”这句话,乘坐过太原公交的人耳熟能详。在公交车车厢内,随处可见关爱残疾人的宣传标语。不少公交线路都使用了低地板、低入口的无障碍车辆,司机可通过无障碍渡板为乘坐轮椅的乘客上下车提供帮助。
  5月初,王芳跟随家人来太原旅行,在太原古县城游玩结束后,乘坐804路公交车返回市区。王芳坐着轮椅,上车很费劲。驾驶员见状,立即停稳车辆离开驾驶室,来到后门处,先搀扶王芳上车,又将其轮椅抬上车,找好座位让她坐好。车辆到站后,司机又耐心、稳妥地帮助王芳下车。太原公交,让王芳深切感受到了温暖。
  品味书香
  5月14日,记者来到太原市图书馆,走进一间特别的阅览室——残疾人文化场所。
  视障人士李明正在“看书”,旁边还有志愿者陪伴。“视障人士进图书馆是一件困难的事,但在残联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帮助下,加上图书馆的无障碍设施,今天我不仅‘看’了电影,还‘读’了书。”李明高兴地说。
  据介绍,太原市图书馆一楼有专门的无障碍通道,这条通道一直延伸至视障阅览室,阅览室内存有盲文书籍、期刊供残障读者借阅。这里还配有盲用点显器、阳光语音软件、听书机、一键式智能阅读器等设备,方便视障读者阅读。通过盲用电脑系统,盲人可以浏览网络信息,此外,图书馆还提供无障碍电影,方便残障人士观看。
  此外,太原市图书馆推出的送书上门服务,已经让千余名视障朋友足不出户饱读书籍,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
  生活便利
  “以前在家行走都困难,现在方便多了。”通过家庭无障碍改造,因小儿麻痹致二级肢残的刘女生借助无障碍扶手已经能够自由走动。根据刘女士的居家活动范围,施工人员在她家的墙壁上安装了无障碍扶手,让刘女士在家活动自如。
  近年来,市残联持续推进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程,运用“1套个性化改造方案+4次入户服务”工作模式,服务范围由困难残疾人家庭延伸至所有有需求残疾人家庭,基本实现了“应改尽改”。
  加装防滑无障碍扶手、改造门槛斜坡……无障碍改造坚持“改为所需”,充分考量受助残疾人生活障碍状况、房屋格局及意见建议,一对一量身定制改造方案,做到“一户一方案”“一户一预算”,让不少残障人士的居家活动更便利、更安全。市残联对有改造需求的残疾人家庭进行分析评估,逐户上门开展调查,精准确定改造对象,围绕室内行走便利、如厕洗澡安全、居家环境改善、智能安全监护、辅助器具适配、厨房操作便利六大类改造内容,切实提升残疾人居家安全感、幸福感。
  记者 于健 文/摄 太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