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瓶窑老街的“咯吱”声,要为中国民艺打开威尼斯双年展之门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施雯 通讯员 潘一笑 杨惜然
“是老木头门的声音,感觉很久没听到了。”
“这声音……好清凉啊,让我想起小时候,去山里奶奶家。”
阳光有些耀眼,午后初夏的杭州余杭瓶窑老街,手捧着冰镇绿豆汤的游人,坐在良渚文创店前的树荫下纳凉。
此刻最打动他们的,是耳畔响起的那一声声“咯吱”响。
图片
记者 施雯/摄
这扇老木门,仿佛扣动了所有人的心弦,不过,它并不在现场,而是设计师李文强,用瓶窑淘到的旧木门录的开门声,在老街循环播放。
简简单单的一声“咯吱”音,被设计师们“群嘲”是全场最简陋的设计,可是它却如此动人。
李文强的创意灵感,究竟是如何迸发的?
图片
记者 施雯/摄
半个月前,浙江省创意设计协会室内分会(江南学社)邀请学社会员李文强,为即将开始的杭州余杭良渚文化大走廊“江南妙会”活动做设计。
江南妙会有很多同行的装置艺术作品,这次在瓶窑老街展出。
李文强的任务是,为户外装置艺术展区设计一个大门。
李文强在瓶窑镇四处溜达,去了良渚古城和国家版本馆参观,为设计寻找灵感。
户外装置艺术展区是L型长廊,想要孤零零的大门,跟长廊风格保持一致,不管怎么设计,李文强都觉得有点牵强。
图片
瓶窑镇供图
“是不是可以不设计大门,用开门声来代替实物门?”
这个突然迸发的灵感,让李文强激动不已,“瓶窑这里的良渚古城,有五千年文明史,什么样的开门声,可以穿越五千年?”
在参观良渚古城时,李文强看到了古良渚的大木作和木骨泥墙,这让他想到,五千年前的这扇门,也许就是咯吱一声的老木门。
于是,他就地取材,在瓶窑镇上淘到一扇老木门,搬回仓库,录下了这段穿越五千年的咯吱音。
创意,究竟是什么?作为设计师,李文强对它的理解是,创意就是让人快乐的东西,它可以连接世间所有美好的情感。
图片
瓶窑镇供图
“咯吱一声,让我们在瓶窑老街,为你打开了一扇通往民间艺术的大门。”
此刻,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正在意大利举行,作为此次双年展中国馆的空间设计师,这个周末,浙江省创意设计协会室内分会(江南学社)会长朱晓鸣正在瓶窑老街策展。
朱晓鸣对潮新闻记者说:“今年9-10月,我们将遴选一批民艺作品,参加正在意大利举行的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这次展出的作品将部分入选。”
图片
瓶窑镇供图
昨天下午,中国民艺创新产业联盟在余杭瓶窑镇成立,紧挨着良渚古城建立的新联盟,要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设计师,在这片五千年的热土上,为你展现无线创意的艺术世界。
“我们希望在这里对话五千年良渚文明,给设计师们带来更多创作灵感。”朱晓鸣说,“接下来,我们选送威尼斯双年展的部分民艺作品,将在瓶窑进行创作,参展归来,这些艺术品将回归良渚古城所在地瓶窑镇。”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