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回来看看我吧”——请别漠视他们的呼救

图片
□任佳璇(郑州大学)
近日,红星视频发布了一段网友分享的监控录像,迅速引起了广泛关注。视频中,网友的爷爷老赵在自缢前通过监控镜头向网友发出呼唤,然而遗憾的是,网友未能及时看到,从而错过了与爷爷的最后一面。视频中,老人求救似地说出“你来看看爷爷吧”和“爷爷过不了了”这样的话语,让大家深感难过。(红星视频)
即使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为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但我们也应当认识到,除了身体健康,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其中,孤独感是他们常常面临的问题。
在这段监控录像被广泛传播之前,在中国广袤的农村土地上,甚至是城市里的高楼大厦中,许多老人就已经饱受着孤独的煎熬。一部分老人因为子女常年在外打工,无法时刻陪伴在身边;加之农村的通信设备有限,无法与外界保持通畅的交流;村里同龄老人相继过世,让他们的精神世界更加难以被满足,始终被孤独环绕着……而还有一部分老人,即使身处于繁华的大城市,但出于腿脚不利索、怕给儿女添麻烦等忧虑,选择经常呆在房间里。对他们而言,那看似舒适的封闭空间,实则如同束缚的囚笼,令他们倍感孤独。
老赵的去世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看到老人真正的需求,找到连接的通口,才能做到为他们考虑,真正做到老年人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观念上,我们需要转变对老年人赡养与陪伴的认知。老年人只是年龄比我们稍大的普通人,有自己的七情六欲、情绪喜悲,我们不应该因为其不善言谈就忽视他们的心理需求与分享欲。此外,重要的是,没有人能永远年轻,总有一天我们也会老去,希望那时的年轻人能在我们这代人潜移默化、身体力行的正向影响下,真正实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大同愿景。
将理念付诸于行动上,就是要求我们对老人多一份耐心和体谅。与老人保持联系,不仅仅是电话问候或偶尔的探望,更是要用心倾听他们的心理需求,分享他们的生活点滴。在忙碌的生活中抽出一些时间,与老人坐下来喝喝茶,聊聊天,听他们讲讲过去的经历,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也不乏是一种有趣的放松方式。
“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站在过来人的角度看这件事:倘若我们对老年人多一些用心的倾听与沟通,我们或许能够看见他们的呼救,能够避免更多如老赵般的遗憾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