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全国性会议为何选在湖南财工职院召开?只因这场颠覆性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图片
近日,全国业财税数智化服务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首届理事会会议暨新质财经系列教材研讨会议在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举行。
图片
湖南财工职院四流融合数字化教学示范区。
图片
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王仁祥率队指导改革,对湖南财工职院“四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给予充分肯定。
红网时刻 记者 石珊 通讯员 张樱 唐文 报道
财务机器人、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传统的需要大量人工的会计算账、记账、报账正逐渐被财务机器人所替代。作为高校热门专业,会计的未来是消亡,还是重生?会计人才培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近日,全国业财税数智化服务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首届理事会会议暨新质财经系列教材研讨会议在湖南财经工业职院技术学院举行。全国140多所本科和高职院校、20多家企业、300多位专家学者、大咖相聚一堂,共研共商“四流融合”新质财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计。
图片
湖南中德安普新质财经学院在湖南财工职院揭牌。
如何应对会计行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标准、新工艺的变化,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进行有益的探索?湖南财工职院与湖南中德安普大数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合作12年磨一剑,为全国财经类专业教学改革和会计行业转型探索出新的路径,提供了新的改革思路。
挑战传统改革势在必行
湖南财工职院会计学院始源于1980年衡阳财会学校,在校学生4438人,办学规模为省内首位、全国第一梯队。
在会计技能竞赛中,该校学生多次获得国赛一等奖,总体成绩在全国名列前茅。在2020年金平果首次发布的“中国高职院校分专业竞争力排行榜”该校财务会计类专业位居榜首。
湖南财工职院会计专业在全国范围内有着较高的声誉,被誉为“湘南地区财经人才培养摇篮”。在深圳会计业界有“深圳会计师事务所无湖南人不成所,无湖南财工院学生不成所”之说。
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要求教育、科技、人才3要素实现良性循环。而现行会计人才培养改革面临着学校推不动、资源引不进、教师不知产、产教难融合等问题,培养不了企业所需要的高技能财经人才。基于此,革新基于核算场景的流程会计,转为基于业务场景的价值会计改革势在必行。
2012年以来,湖南财工职院与国内业财税融合一流企业湖南中德安普大数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人才培养、课程改革、师资培养、产教研服务、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建设、培训认证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共建共享“互联网+业财税融合大数据产业学院”“湖南中德安普新质财经学院”。
图片
座谈会。
值得一提的是,湖南财工职院和湖南中德安普牵头,联合省内外20余所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以共建共享“湖南中德安普新质财经学院”为载体,首创并构建了全新的业务流、数据流、财税流、知识流“四流融合”新质财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这场颠覆性的改革重塑了高质量新质财经技能人才培养目标,重构了高质量新质财经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搭建了“四流融合”数字化教学平台,开发了一批四流融合新形态教材,培养了一批具备业财税融合大数据应用技能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湖南财工职院的探索实践
高规格改革领导小组——湖南财工职院成立由中国商业会计学会常务副会长谢志华、中国商业会计学会专职副会长李凤雏任顾问,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及湖南中德安普大数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谭秋云任组长的校企深度合作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四流融合”人才培养改革领导小组。
人才培养方案重构创新——制定了《湖南财工职院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四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四流融合”教学改革时间表、路线图,改革传统核算会计体系转变为基于业务场景的价值会计体系,将真实、完整、连续、全面的产业资源融入教学体系,并全面重构以价值创造“四流融合”10门课程为核心新财经高质量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图片
研讨会。
根据改革进度,湖南财工职院做了五方面积极探索——
一、紧盯新质人才目标,重塑高质量新质财经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二、坚持科学创新模式,重构高质量新质财经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三、推进产教深化融合,推动产业资源融入教学体系建设。
四、加速新质师资建设,培养具备业财税融合大数据应用技能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五、探索产教衔接机制,建立一套服务企业助力教改价值共享的市场化运行机制。
怎样让财务真正实现从“账房先生”到“管理军师”“业务管家”的转变?
湖南财工职院党委书记曹鑫介绍,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企业资源共享成必然趋势,该校通过政、行、企、校四方协同,建立项目引导、政策引领等机制,构建产教融合数字化教学平台,实行资源共享、项目共建,重建赋能新质生产力运行的协同育人机制。
改革试点工作成效明显
在这个全国新质财经系列教材研讨会上,湖南财工职院业财税融合大数据应用赛项省赛一等奖指导老师毛珊讲授了“四流融合”新质财经教学改革示范课。
与会人员纷纷认为,示范课理实结合,充分利用“四流融合”教学云平台,采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真账真做,业务场景广泛应用,课堂十分活跃,学生积极参与互动,体现了教学内容创新、方法创新、资源创新、流程创新,是一堂非常精彩的高水平授课。
湖南财工职院组建了由陆春芬、毛姗等10名教师和4名企业专家组成的教学改革试点团队,已开展课堂试点教学168课时,多次为省内外专家和兄弟院校同行开展示范课。
湖南财工职院校长胡智清告诉记者,除此之外,学校还成立了由学校教授和企业专家领衔、骨干教师和企业业务人员等36人组成的第一批《大数据采购会计》《大数据生产会计》等4个课程建设团队,全面深入开展教材开发等工作。目前已完成4门课程教材编写以及相应教学云平台、课程资源建设。
湖南财工职院敢于挑战传统教育模式,将已有的知识点通过场景化方法教学,将新的、课程中尚未包含的知识点融入到具体场景中的重要课题。
今年3月起,该校已经在2023级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对口)1-4班共240名学生中开展“四流融合”新质财经人才培养教学改革试点。
图片
“四流融合”教学示范教室学生正在上课。
走进“四流融合”教学示范教室,60台教学电脑、7块智慧教学屏、数字化和智能化教学系统等让人眼前一亮,这不仅可以上课,还可以进行全网直播。
项目负责人、湖南财工职院党委副书记何万能表示,该校公开课课程已然实现了岗位、实务、场景、智能、标准、教程、教师七个方面的融合,通过将抽象的概念以场景的形式具体化,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加深了学生对流程之间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理解,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
近日,广西财经学院、长沙民政职院、徐州财经职院等省内外20余所本科、高职院校财经专业负责人纷纷来校交流考察“四流融合”新质财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共同体已经探索出‘四流融合’新质财经人才培养改革方向和创新路径,新质财经教学改革已经在湖南财工职院落地实施,已经触及产业需求与教育供给高质量对接的‘深水区’。”在本次全国大会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邹进文如是说。
中国商业会计学会专职副会长、审计署内部审计指导监督司原司长李凤雏高度评价湖南财工职院“四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果,认为其在优化职业教育体系、提升在职培训质量、建立产教融合模式方面具有重要基础性作用。
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王仁祥认为,这一改革是真正的课堂革命,场景式、数字化教学,适应了智能时代新要求,是一场颠覆性改革和引领式创新,走在了全国高职院校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