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解封一批,亚马逊又开始封号了

图片
作者|朝云
编辑|皮卡皮
5月10日,亚马逊平台大面积扫号变体违规,引发业内地震。5月16日,这批被封账号集体自动恢复,在此期间大量被拆分变体的链接也自动合并。但解封账户的链接已全部被删,另一些账号操作时出现“8040”报错,封号阴影仍在。
亚马逊此前对变体违规操作并不重视。2023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对个护大卖Bountiful处以巨额罚款,成为亚马逊卖家滥用变体被罚的首个案例。不久后,变体违规严打拉开了序幕。
如今,5.10事件中被封账号回归,是否意味着亚马逊这一波严查危机过去了?答案是并没有。据业内资深人士分析,每次大范围扫号后都会有账号自动恢复,而接下来这一类型的封号会更加频发,变体违规审查会越来越严格。不出所料,5月17日,又一批卖家因变体违规被停用账号。风波持续,卖家还需明确变体合规的具体要求,避免触碰红线。
|一批账号刚解封,亚马逊重启扫号
今年亚马逊几次掀起变体违规“封号潮”,3月、4月、5月都有不小数量的账号被封。5月10日的扫号行动波及更广,多个卖家表示“被扫”。该平台在邮件中指出,根据亚马逊商业解决方案协议第3条,这些账户已被停用、listing已被删除,原因是卖家创建的一个或多个ASIN变体违反了平台的ASIN创建政策。
这些账号可以申诉,但亚马逊给出的申诉框只有一个,对于这种情况,业内默认账号几乎无法生还。同时从10日起,大量账号中的产品链接被拆分变体,在严打背景下,卖家不敢再冒险合并。
封号卖家看申诉无望开始准备后路,通知物流公司拦截备货、在海外仓移仓换标等。但5月16日,这批账号突然自动解封,亚马逊在邮件中称“感谢您的提交。您的信息已通过审核,您的账户已重新激活。”但实际上,多数卖家都未对账号进行任何申诉,是亚马逊主动恢复了这批账号,据服务商统计,本次反馈恢复的账号占比超过7成;此外,近一周被拆分的产品链接变体也被自动合并。
5.10事件中大量被封账户虽恢复,但3月、4月被封账号都不在“大赦名单”上。业内分析,此次事件是由于平台系统算法升级导致大面积误判,其中多个账户变体合规也被当作违规处理,亚马逊在内部沟通后做了纠错。
亚马逊大面积恢复账号后,一直为变体操作不安的卖家松了一口气,认为这场风波已经揭过。直到5月17日,不少卖家发现账号因变体违规被封,才知道雷声未停。
图片
变体是根据尺寸、颜色、口味等彼此关联的一组商品,比如手机壳的各种颜色、一件T恤的不同尺寸。此前亚马逊上变体违规操作随处可见,但平台并未严厉纠正,现在为何严查?
转折点出现在去年,个护品类大卖Bountiful被发现违规合并评论、误导消费者,FTC审查后,要求Bountiful支付60万美元罚款。这是该组织针对亚马逊卖家滥用变体、违规合并评论的第一个案件。出于监管合规等压力,亚马逊开始整顿变体违规,便有了今年的几次封号事件。
|变体违规审查将更严
每次亚马逊大范围扫号后,都会自动恢复部分账号,但本批次被恢复账号比例空前的高。能拿回账号固然惊喜,不过当事卖家也很苦恼,由于产品链接已经被删空,只能通过亚马逊物流库存逐个恢复,甚至要从货代处搜寻信息。维护已久的链接和销量直接归零,还多出了移除库存、拦截货物、移仓换标的成本;此外部分卖家已经向服务商购买账户申诉服务,尽管此次是由平台解封,费用也难以拿回。
另外,亚马逊虽然把近期拆分的链接重新合并,但这些产品被拆分变体后销量明显下滑,卖家纷纷叫苦。一位卖家表示:“我们类目的一个头部链接,自从被拆分变体后,排名已经从小类第二名掉到了第八名,被拆出来的小链接掉到了四十多名。单量受影响挺大,这两个被拆出的链接,出单量加起来也不到原来的一半。现在一周了,链接还没有合并回去。”
那么接下来,合并或拆分链接还能否正常操作?业内多建议敏感时期谨慎行事,为防万一,近期还是不要随意合并。
亚马逊这次恢复账号并不是放宽审查的信号。一位行业服务商表示,变体审查一定会越来越严,根据其团队历年的申诉情况统计,去年一整年变体申诉已经变得严格起来。“每次批量事件后,这个类型的批量封号就会变得频繁。大家会隔断时间发现亚马逊又批量封号了,而且下次自动恢复的可能性变小很多。所以近期别违规。”
平台的整顿铁拳一时间让卖家手忙脚乱,但就长期看,变体违规行为肃清,可以规范卖家竞争行为,并有效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近几年,亚马逊持续打击虚假评论、侵权假冒产品等,不断强调合规化运营趋势,变体合规也将成为其中的重要一环。
|盘点变体违规类型,卖家需防范
站在消费者角度,变体违规行为存在误导性,影响购物体验,平台整治是有必要的。例如,一款带挂绳的手机壳与不带挂绳的手机壳基本功能不完全一致,如果将二者作为变体,消费者选购时可能产生误解。
不过从随意创建到严格规范,卖家也需要一个过渡期,来明确违规行为具体有哪些,以及如何应对封号、拆分变体等处罚。
亚马逊表示,五种商品变体可能会被判定为不合规,包括:不是基本相同的商品;变体主题的名称命名不正确;将一些长期不在售的ASIN组建到变体中;子商品图片看上去不一致(尤其是主图);更改商品详情页面(父商品或子商品),导致其与最初发布的商品存在重大差异。
举个例子,卖家有一个已经不在售的Listing,但是商品之前积累了很多好评,于是把这个Listing作为变体的一部分,和店铺其他商品合并起来,以此快速积累好评和排名。这种行为正是上述违规变体操作之一。
对于收到变体处罚的不同情况,亚马逊也给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
当前许多卖家变体被拆分,但ASIN正常可售,也没有违规记录及申诉按钮,这种情况下如何处理?亚马逊提示,卖家可以根据变体规则,找到最有可能的被拆分原因,再对被拆分的子ASIN组建正确的变体或以单品形式销售,之后按照给出的原因检查其余变体是否也存在类似问题,并提前做出修改。这种情况一般不需要提交申诉。
此外,如果变体被拆,ASIN不可售,有违规记录及申诉按钮,卖家可修正违规点后再进行申诉,并检查修改其他变体的类似情况;如果变体被拆分,账户被关闭,卖家需要排查问题根源ASIN,甚至检查账户内所有变体,多方验证后再提交POA申诉。
|结尾
从亚马逊今年的几次行动看,严抓变体违规已成趋势,平台封停违规严重的账号,同时警告其他有违规行为卖家,从整体上震慑和减少变体违规操作。5.10事件中虽有多个账户复原,但其他批次被封账号仍然无解,可见亚马逊并非放宽审查变体违规,只是单次行动中存在失误。
平台的严打行为也未停止,5月17日卖家最新的封号反馈就是一个有力的说明。消息称,亚马逊对变体违规的清扫还将持续到12月。
为避免因变体违规被限制ASIN销售,甚至被关停账号,卖家应当熟知商品创建、合并变体的准则,如商品信息准确、商品基本相同、共享同一名称、分类支持变体主题、仅有变体主题属性差别、不存在新旧版本差别等,杜绝违规操作行为,在亚马逊这一轮清扫中安全着陆,备战7月的Prime Day大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