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生育率推算出生人口,与公布的出生人口有何差异?

国家统计局每年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都有出生人口数据(人口普查年的人口数据则另外发布),而每年的《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则有生育率数据。根据分年龄组的生育率数据以及育龄妇女人数,可以推算出生人口。这样,对比统计公报的出生人口以及根据生育率推算的出生人口,我们可以看出这两个数据之间是否存在差异。
在2016年之前,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出生人口,与根据生育率推算的出生人口,两者相差较大。
例如,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数据,2015年总和生育率只有1.05,根据这个生育率推算的出生人口只有1100多万人,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5年出生人口是1655万人,两者相差约500万人。
如果2015年真实的出生人口是1600多万人,那么总和生育率肯定不止1.05。原国家卫计委在2017年开展的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结果《2006-2016年中国生育状况报告》显示2015年总和生育率为1.41。
那么,根据2015年生育率推算的出生人口1100多万人,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出生人口1655万人,哪个数据更可信呢?
我认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出生人口1655万人,更接近真实的出生人口。理由如下:
第一,2015年出生的人口,到2020年是5岁。根据七普数据,2020年5岁人口有1654.7万人。
第二,根据中国现行小学入学年龄的规定可以推测,2015年出生的人口,大部分在2021年上小学。另外,2021年入学的小学生,也有一小部分是2014年9月至12月出生的孩子。根据教育部数据,2021年小学招生数为1783万人。即使小学招生数有一定的水分,2015年出生人口也不止1100多万人。
下面我再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得到的生育率来推算出生人口,详见下表1:
图片
上表的第一列是年龄,从15至49岁。
第二列是2010年各年龄的育龄妇女人数,这一列的数据,可从《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表3-1《全国分年龄、性别的人口》中获得。
第四列是分年龄生育率,数据来源是《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表B6-3《全国育龄妇女分年龄、孩次的生育状况》。原表的分年龄生育率带千分号,上表把分年龄生育率除以1000,去掉千分号,便于计算。分年龄生育率的计算公式是:分年龄生育率=某年龄妇女一年内所生的孩子数/该年龄妇女人数。把第四列的15-49岁妇女的分年龄生育率加起来,就得到2010年总和生育率为1.18787。
第三列是出生人数(即某年龄妇女一年内所生的孩子数)。从分年龄生育率的计算公式可知,某年龄妇女一年内所生的孩子数=该年龄妇女人数×分年龄生育率,即把第二列每个年龄的育龄妇女人数乘以第四列相应年龄的生育率,就得到第三列的出生人数。把第三列的数据加起来,得数是1289万人,这就是根据2010年总和生育率1.18787推算的出生人口。
但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0年出生率11.90‰来计算,2010年出生人口为1592万人,与根据生育率推算的出生人口相差约300万人。
如果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0年出生率11.90‰是准确的,那么2010年总和生育率肯定不止1.18787。2013年第1期《人口研究》杂志发表了时任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普查处处长崔红艳等人合写的论文《对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准确性的估计》认为,2010年总和生育率在1.5左右。原国家卫计委在2017年开展的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结果《2006-2016年中国生育状况报告》显示2010年总和生育率为1.64。
从2017年开始,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出生人口,与根据生育率推算的出生人口,两者之间就相差不大了。下表2是我根据2020年生育率推算出生人口的数据:
图片
上表的第二列是2020年各年龄的育龄妇女人数,这一列的数据,可从《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表3-1《全国分年龄、性别的人口》中获得。
第四列是分年龄生育率,数据来源是《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表B6-3 《全国育龄妇女分年龄、孩次的生育状况》。把第四列的15-49岁妇女的分年龄生育率加起来,就得到2020年总和生育率为1.29628,所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0年总和生育率为1.3。
第三列是出生人数(即某年龄妇女一年内所生的孩子数)。把第二列每个年龄的育龄妇女人数乘以第四列相应年龄的生育率,就得到第三列的出生人数。把第三列的数据加起来,得数是1205万人,这就是根据2020年的生育率推算的出生人口。
国家统计局公布2020年出生率为8.52‰,根据这个出生率计算得的出生人口为1202万人,与根据生育率1.29628推算的出生人口1205万人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2010年人口普查得到的生育率推算的出生人口,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出生人口有较大差异;而2020年人口普查得到的生育率推算的出生人口,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出生人口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