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第三届小麦新品种推介会暨科研成果转化签约仪式在高密市举办

风吹麦浪,丰收在望。5月18日,2024“潍”麦良种·惟实励新,潍坊市第三届小麦新品种推介会暨科研成果转化签约仪式在高密市山东菲达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举办。潍坊市小麦种繁育企业与科研院校合作研发的优质小麦良种,依托国家级小麦科技小院,推动良种、良法、良机、良田融合,助力生成农业新质生产力,奋力谱写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新篇章。
图片
图片
活动现场。
山东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刘成,潍坊市农业科学院院长袁柳天,潍坊市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专职副书记张云涛,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推进办公室副主任万庆伟,鲁东大学农学院副院长崔法,潍坊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付春,青岛农业大学教授石岩,高密市副市长毕青君,潍坊市及各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科室相关人员,签约单位负责人,经销商代表,高密市醴泉街道、社区、村干部,高密市粮食种植家庭农场联合会农场主代表,参展企业、非遗工坊、合作社代表等300余人参加会议。
图片
活动现场。
会上,高密市副市长毕青君介绍,加快小麦新品种的培育既是全面贯彻中央“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的具体要求,也是深入落实山东省“实施农业良种工程,开展成果转化应用示范”,潍坊市“做强种业芯片”的生动实践,更是探索全链条推进稳粮增收新路径,保障粮食安全生产的有力举措。近年来,高密市立足产粮大县禀赋,深入推进种业振兴,持续深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创新构建种业“育繁推”一体化机制,全方位推进育种攻关,科学实施国家盐碱地轮作制项目,奋力打造国家级小麦种育繁推基地,再创农业农村工作新辉煌。
图片
活动现场。
潍坊市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专职副书记张云涛介绍,近年来,潍坊市41个种业创新团队共取得植物新品种权90个,申请受理新品种权保护35份,审定玉米新品种6个,小麦新品种7个,大豆新品种3个。以潍坊市农科院、菲达种业公司、东鲁种业公司为代表的小麦科研团队,合力攻坚、踔厉奋进,勇于创新、捷报频传,继“潍麦12”“潍麦13”“菲达6号”之后,2023年,由市农科院、菲达种业联合选育的“潍麦15”“潍麦16”,东鲁种业选育的“东鲁7号”又顺利通过了山东省小麦新品种审定。这一系列小麦品种的成功选育,标志着潍坊市在大田作物良种研发上迈出坚实一步,取得重要突破,进一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为潍坊现代种业创新发展发挥重要助推作用。
图片
活动现场。
潍坊市农业科学院院长袁柳天简要介绍了院、校、企合作研发和科研成果转化情况。2023年,市农科院高标准建成潍坊市公益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实行智慧化管理,目前已入库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3075份;建成农作物育种人工气候室,大幅缩短试验周期,实现农作物的加代繁育。全年累计有“潍麦13”“潍麦15”“潍麦16”“潍玉326”“潍豆28”“山大5号”等6个新品种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潍坊市当年共有7个,市农科院占86%),“潍麦1723”“潍麦1721”“潍麦1914”“潍麦1714”“晚青蜜”桃等20个品种(系)被授予国家植物新品种权,其中欧丁香“丽妃”等5个新品种为山东省首批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的丁香品种,种业创新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图片
图片
活动现场。
山东东鲁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煜平,潍坊市禾本科研发团队带头人、山东菲达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召智,在会上分别介绍了“东鲁7号”小麦种育种情况及禾本科种业团队研发成果推广情况。新品种的培育加速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助力打好种业翻身仗,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推动粮食生产提质提效、增产增收。
图片
活动现场。
会上,潍坊市农业科学院与山东菲达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潍麦16”品种权转让协议,与河北冀泰种业有限公司、山东冠丰种业有限公司分别签订了“潍麦13”和“潍麦15”生产经营权转让协议;山东菲达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山西云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菲达6号”生产经营权转让协议。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会议结束后,与会领导、来宾共同参观了醴泉街道农机装备、农业好品和优质小麦新品种,菲达种业小麦种加工生产线、烘干设备和育繁推基地。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任治安 通讯员 王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