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调查男童被狗咬伤离世,称疫苗无法百分之百阻断感染

01
近日,河南南阳一名3岁男童被狗咬伤,18天后不幸离世,在网络引起热议。南阳市疾控中心、南阳新野县疾控中心、南阳卧龙区疾控中心均表示对此事已完成初步调查,狂犬病疫苗与被动免疫制剂(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抗狂犬病血清或单克隆抗体)的管理、狂犬病暴露处置与医疗救治等方面未发现异常,无论是免疫球蛋白还是疫苗,都无法确保百分之百阻断病毒感染
图片
2024年4月21日,樊女士带着她的孩子前往新野县汉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狂犬病疫苗注射。针对网络上的质疑,汉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澄清,他们建议患儿转至更高级别的犬伤处置门诊接受治疗,是因为患儿的头面部存在多处严重的撕裂伤,伤势较为严重,超出了该门诊的处理能力。需要在麻醉条件下进行伤口清洗和在伤口处进行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的局部浸润注射,并非如网络传言所述的该中心没有储备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
依照2023年版的《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狂犬病一旦发病,其病死率接近100%。对于被确定为Ⅲ级暴露的个体,必须立即进行伤口处理,同时接种狂犬病疫苗及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在对涉事疫苗接种门诊的采访中,记者得知该名男童遭受的犬伤构成了Ⅲ级暴露,因此迫切需要进行伤口处理、疫苗接种以及被动免疫制剂的注射
02
这个事情可能会成为狂犬病防治的一个转折点。
有人之前提出疑问,孩子从发病到去世时间太短,可能是其他脑炎引起的疾病。但此次疾控调查并未说明,相当于默认了孩子就是由狂犬病发病导致死亡。
其实从接诊医生的操作来看,他们已经大概知道孩子被咬伤的严重性:
乡镇卫生所之所以建议患儿去上级犬伤处置门诊进行处置,是因为伤者头面部有多处撕裂伤,伤情较重,已超出门诊处置能力(需要麻醉后进行伤口冲洗及伤口部位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的浸润注射)。
这里就要再说一遍疾控开始调查时,犬伤医院和南阳中心医院说注射免疫球蛋白和接种疫苗按照指南进行。
为什么要提及“按照指南”进行呢?
因为如果医生看到咬伤比较严重,擅自增加注射的剂量,最后孩子还没保住的话。这个医生可能就要被吊销资格了,因为加大剂量有可能会导致单位剂量的效力下降,反而导致整体阻断病毒的效果不足。
所以,医生的操作是没有问题的,人家也得保护自己。真要加大剂量的话,那是需要极大魄力的。
03
这件事之所以会成为狂犬病防治的一个转折点,是因为官方在事故之后,承认了免疫球蛋白和疫苗不能百分之百阻断感染,而狂犬病发病之后死亡率接近百分之百。
那剩下该怎么操作,大家应该都清楚了。
就是应该从源头上消除流浪狗,同时家养的狗要上“身份证”,跟人绑定,到时候好追查责任。
此外,还要定期注射狂犬疫苗,不达标的直接按流浪犬处理。
相关内容
男童被狗咬伤离世,市疾控介入调查免疫失败原因
河南 3 岁男童被恶犬咬伤 18 天后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