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平昌:种养循环 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新招”

王焱 川观新闻记者 陈秋吉
“再过一个月,这批‘跑山鸡’就可以出栏了。”5月14日一早,巴中市平昌县兰草镇梁铜村村民王在国来到村集体经济项目“跑山鸡”养殖场,扛着一袋玉米走进圈舍喂养土鸡,满是汗水的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
图片
“跑山鸡”养殖场面
王在国是该村集体聘请的养殖工人,主要负责集体经济项目“跑山鸡”和肉牛养殖任务。“每个月工资3300元。”王在国很满意这份工作,不仅在“家门口”挣钱,还能照顾老人。
“即将出栏的‘跑山鸡’有50多只,收入大概有5000多元。”该村党支部书记胡其军介绍,目前养殖了200多只“跑山鸡”,品种主要是麻鸡和三黄鸡,具有生长快、育成周期短等特点。
如何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梁铜村村两委经过实地考察,反复研究,决定发展种养业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去年,该村集体利用边角地、撂荒地种植牧草60余亩,轮换种植水稻、玉米、小麦50余亩,收获粮食近5万斤。
“粮食养鸡养牛,玉米秸杆粉碎后可作饲草,粪便发酵处理后作为农家肥种庄稼,种养循环发展村集体经济,更有奔头。”胡其军说。
在“跑山鸡”圈舍不远处,则是肉牛养殖场,一旁的牧草堆码有序,圈里的肉牛把头伸出栅栏外,正津津有味地吃着饲草。2022年5月,该村集体修建了肉牛养殖场,初期投放30头西门塔尔牛犊。据胡其军介绍,肉牛长势很好,今年底就可陆续出栏成年肉牛了。按每头牛卖价14000元左右计算,可收入近50万元。
不只养牛,胡其军这几天还忙着整地、收水、平田、插秧,组织村民开展大春生产。“这一季节插秧有10多亩,村集体收入肯定可观。”谈到发展村集体经济,胡其军信心满满。
据了解,该村通过实行“党支部+合作社+养殖大户+农户”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肉牛、跑山鸡、水果、花椒等产业,盘活集体资源,激发村民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