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雷:中美双方应当有效加强分歧管控

今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当今时代,中美两国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具有广泛而重要的共同利益。但由于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经济水平、发展道路和国家战略等不同,决定了中美之间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分歧和纠纷,如果得不到有效管控,将可能引发军事冲突甚至爆发战争。
一是要树立正确的战略认知。
习近平主席指出:战略认知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必须扣好的“第一粒纽扣”。中美之间分歧永远会存在,但要“求大同、存小异”,建立更多共识。树立正确的战略认知,就要“求大同、存小异”,在大的方面寻求共同之处,在其他方面允许存在分歧;而不是“餐桌菜单论”。所谓“餐桌菜单论”是典型的冷战思维、丛林法则和错误的战略认知。按照这一逻辑,在国际体系中,大国、富国、强国就是坐在餐桌上的食客,小国、穷国、弱国只能是菜单上的食品,任人宰割食用。而中国一贯主张,世界上所有主权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同样应当受到尊重。一国的事由本国人民做主,地区的事、全球的事由各国商量着办。
“大同”就是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主要指全球公共产品,如禁毒、人工智能、应对气候变化和疫情等;共同挑战,如反恐怖、网络安全、军事合作等;捍卫本国根本利益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共同责任。中国始终希望中美两国做伙伴,致力于构建稳定、健康、可持续的中美关系。与此同时,中国有必须维护的利益、必须捍卫的原则、必须坚守的底线,这是不容侵犯、不容破坏、不容践踏的。
“小异”就是分歧,分歧有大有小、有重有轻、有原则性的和非原则性的。大的、重的、原则性的分歧是不容让步的。“大同”需要中美两国一起维护、培育和扩大,“小异”需要中美两国共同管控,甚至共同努力将其转化为“大同”,在维护“大同”中管控好“小异”(分歧)。
二是真正落实中美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非常重视、非常珍惜中美关系。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两国如何相处,将决定人类前途和地球未来。中美之间有一千条理由把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关系搞坏。拜登就任美国总统三年多来,中美两国元首多次通话、视频会晤或见面,在一些重大战略问题上达成许多共识。如在中美关系方面,习近平主席反复强调中美应该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拜登总统多次承诺“四不一无意”: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的体制、不寻求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湾独立”,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这应当是中美两国两军有效管控分歧、增强军事安全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和基本遵循。
三是要真心实意、诚信可靠。中国有句古话,“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强调既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这对中美两个举足轻重的大国更是如此。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中美之间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取得共识,作出承诺,特别是签订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近年来两国元首会晤达成了多项重要共识等。既然如此,就要付诸行动、落地生效,“说到做到,不放空炮”,而不能口是心非,背信弃义,说一套做一套,更不能拉帮结派、打压对抗,失去信誉。要确实做到以和为贵,以稳为重,以信为本,用实际行动兑现各自承诺,将“旧金山愿景”转为“实景”,为中美关系稳下来、好起来、向前走,为世界和平稳定多做有益的事情。
四是要特别加强核心利益和重大领域的风险管控。中美两国要共同有效管控分歧。不能让分歧成为横亘在两国之间的鸿沟,而是要想办法架起相向而行的桥梁。双方要了解彼此的原则底线,不折腾、不挑事、不越界,多沟通、多对话、多商量,冷静处理分歧和意外。管控分歧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是切实有效地管控好涉及中国核心利益方面的风险,如台湾、南海、东海等问题;严格管控好核力量发展、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应用等方面的风险。前者是中国不容践踏的底线和不容逾越的红线,后者事关人类生死和地球存亡,二者是中美两国两军风险管控的重中之重。
五是健全行之有效的分歧管控机制。近年来,中美两国两军建立了一些军事风险管控机制,如中美国防部工作会晤、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工作小组会议等,对于管控分歧和风险、防止武装冲突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分歧依然存在,风险时有发生,冲突很难避免。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没有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因此,必须切实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同时,还应当在一些重要领域(如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使用、人工智能在军事上的应用等)协商制定有效管控分歧和风险的具体规则,以此约束扩大分歧、引发冲突的可能。
“中美关系回不到过去,但能够有一个更好的未来。”这要靠中美双方真诚地共同努力、相向而行,我们对此充满信心和期待。(作者是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