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餐四季,“泉”在济南遇见

美食纪录片导演陈晓卿说过:“美食并不小众,它藏在大多数人的一日三餐里。”一日三餐,跨过四季,走过万水千山,最难忘的还是不经意间的抬头遇见。
这个初夏,济南人在“朋友圈”里看到了生活中的“小撒”——央视主持人撒贝宁,他熟悉又亲切的身影出现在曲水亭街、黑虎泉畔、民族大街等老城区市井胡同。小撒这次来济是录制央视大型美食文旅季播节目《三餐四季》“济南篇”,节目由总台主持人与各界知名人士共同组成寻味团,探访一省两城,以“美食+美景+体验”为载体,用嘉宾的视角探寻城市里最具人情味、最暖心的美食和最治愈的故事,展示美食背后沸腾的烟火生活。
图片
图源:视频截图
寻舌尖美味,也是挖“城市文脉”,那些平日里被忽略的烟火漫卷、细微之暖、传统之美在镜头下一览无余,掀动味蕾“风暴”,触发情感涟漪,同时勾连美好记忆,呈现人与城的浪漫相遇。
名人打卡、品尝美食、体验手作、逛吃路线,自然带有名人效应,但更多的是热气腾腾的生活场景、甜泉柳丝带来的“松弛感”与“即视感”,有一种被发现后的“惊喜”。
图片
撒贝宁扛着大葱在黑虎泉溜达,看到泉池里的胖锦鲤,不禁啧啧称赞:“奔波儿灞,奔波儿灞”;在民族大街蒸馒头,现场叫卖“山东大馍馍”;在百花洲小摊学做拔丝地瓜,体验“熬糖拔一切”;而济南籍演员徐海乔在大明湖附近吃把子肉,被网友大呼“是济南人的‘心头肉’没错了”;两人在青龙街一家老字号店铺,体验做油旋,品尝传统甜沫……
图片
最叫济南人自豪的是“独一份”的“家传”宝贝——打泉水。如果说晨起去泉边打泉水,是“济南老师儿”的“早课”,那么撒贝宁体验打泉水则是原生态的接近自然的方式,蕴藉老济南人的生活智慧,定格四季不变的生活方式。
老街老巷、寻常店铺、阡陌拐角,变成央视的打卡网红地,一时间刷屏“朋友圈”,沸腾了网友,热闹了城市,也乐坏了热情好客的济南人。
上善若水,泉生济南,老街巷里有光阴的故事。2007年,一个午后,有个女子推开老街胡同里的一扇门,吱呀一声,见一位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坐在床沿上,她操着一口山东话说道:“大娘,您好!我也是山东人,我从香港来,我是林青霞。”“林青霞?”老太太以为她是骗人,甚至找来老花镜,让她把脸凑过来以看个清楚,突然大声说道:“乖乖,青霞来了!”浓郁的方言一下子把人逗乐。事后,林青霞派人给老太太送去礼金和签名照片,老人收下了照片,礼金怎么也不要,林青霞感动万分:“这就是我们家乡人的特质,直率、不贪小便宜。”
林青霞父亲去世前一直有个心愿,要回老家走走看看。于是,林青霞有了这趟返乡之旅。后来,她把这段经历写进书里:“那一条窄巷子裹的水泥墙上刻着毛笔写的诗词,因为岁月的洗礼斑斑驳驳很有味道。一家一家靠得很紧,巷子中间有一家小院落,院子里有一口古旧的抽水井,抽水井连着一根木棍,用两只手一上一下的压,就可抽出水来。”巷子、院落、老井,缓缓叩开心门,涌出汩汩乡愁,那是用光阴这坛老酒泡软的乡愁。
老街巷里有家常美食。美食一头连着舌尖记忆,一头通向精神归宿。在济南生活过13年的国学大师季羡林,最喜欢“软酥香”的油旋,还有又咸又香的长果仁;皇亲巷里走出的艺术大师韩美林,最爱家乡酥脆的芝麻烧饼,去年底回乡举办艺术展,特意请人买来回味。
而曾在济南客居过的著名学者、散文大家张中行则钟爱糖醋鲤鱼,他多次写进文章里,“济南大观园赵家干饭铺,手中跳动的是黄河鲤鱼”,关于怎么吃法,他又在《历下谭林》中详细介绍:“所有三吃,是一条鱼分三种做法,如红烧、糖醋之类,装在一个椭圆形的盘内。约莫20分钟,活鱼变为美味,端上来,吃,果然很好。”原中国曲协主席、来济求学的陶钝先生住在后宰门街,他念念不忘的是好米干饭把子肉,“所谓把子大肉,是把肉切成二分厚、三分长的片,为防止炖烂后皮肉脱离,又用一段麻纰捆着。”他最深刻的是济南人的诚信和厚道。
图片
作为济南土著,我在这里生活了近四十年,感同身受的是“寻美味”也是疗愈身心,于喧嚣忙碌的都市生活中找寻到一方安宁,就像精神世界的一剂“偏方”,在味蕾满足之余获得灵魂的舒展。晨起遛弯买回早餐,北坦炸糖果子,或侯记煎饼果子,或俊记牛肉烧饼,还有老济南的甜沫,吃完后一整天都浑身熨帖;“泉水人家”后院老井里泡的冰镇西瓜,或在曲水河畔来杯老济南酸梅汤,那是夏日里觅得一方清凉;晚上约三五好友撸串,马扎一坐,扎啤一饮,“花毛”一体,嘎啦油子,在举杯时刻消除劳累,耳畔传来广场舞大妈的欢笑声,扑面而来的烟火气息,乃是凝结在食物之上的人间真情。
还有,冬天的烤地瓜、秋天的糖炒栗子、春天的老济南酸蘸儿、夏天的奶汤蒲菜等,更是不必多言。正如这段话所说:“食物承载着记忆,见证着岁月,我们探索食物,其实都是在寻找自己。”
值得一说的是,短短半年内,小撒来济南已是第二次。名人“逛吃”和录制节目,为一座城市带来的网红效应不言而喻,但是作为“长红”体质的济南,靠得是内在潜质和让软实力成为硬支撑的担当。今年以来,“泉”在济南系列活动连续“整活”,持续“上新”,把“流量增量”变成“文旅洪流”,圈粉了年轻人,赢得了外地客,燃旺了消费力,取得可喜的双赢局面。
图片
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接下来,伴随央视《三餐四季》“济南篇”节目的播出,济南还会迎来一大波“文旅暖流”,这是城市的“加分项”,也是济南人的“幸福季”。
三餐烟火暖,四季皆安然。愿君常来济南,把美食寻味,把市井逛遍,与一座老城肌肤相亲,拥泉河之梦共奔跑。
来源:微信公号“济南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