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紧急自救指南

曲靖融媒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工作压力随之增加。生活节奏加快、一日三餐不规律,这些都可能引起消化道疾病,从而导致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听起来可怕,但它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症状。
今天,市一院消化内科护士长李春芳副主任护师就带大家一起了解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处置办法及预防措施。
什么是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是指从食管到肛门之间消化道的出血,是消化系统中较为常见的急症。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呕血、黑便或血便等症状,可能伴有贫血及血容量减少,严重时可引发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
消化性溃疡、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消化道黏膜损伤和消化道肿瘤是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
如何识别消化道出血?
1.注意观察大便是否呈血便或暗红色大便,或者柏油样便,水冲泛红。
2.呕血多棕褐色呈咖啡渣样,若出血量大,可能直接呕出鲜红色血液或伴血块。
3.突然出现上腹闷胀不适、恶心、肛门部便意紧迫感,以及面色苍白、出冷汗和心慌等症状时,可能是消化道出血的前兆。
消化道出血该如何自救?
1.保持冷静:避免恐慌,立即停止所有活动,尽量保持平卧位,避免剧烈运动。
2.禁食禁水:在就医前,应暂时禁食禁水,以免加重消化道出血。
3.保持呼吸道通畅: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
4.立即就医:出血量较大时,可出现头晕、无法正常行走的情况,甚至出现意识障碍,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
消化道出血能治好吗?
消化道出血治愈率相对较高。但具体的治疗效果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出血的原因、出血部位、出血量、患者的年龄和整体健康状况,以及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因此,患者应积极就医,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日常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预防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也是非常重要。
如何预防消化道出血?
1.合理饮食:注意饮食卫生,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选择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避免粗糙、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或饮料。
2.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均会对消化道黏膜造成损伤,增加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3.避免药物滥用:合理使用药物,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过量或长期使用可能对消化道黏膜产生刺激或损伤的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止痛药等。
4.生活规律: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劳逸结合,维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压力,并确保充足的睡眠。
5.定期体检:定期进行消化道检查,如胃镜、肠镜等,以便及早发现和治疗消化道疾病,从而降低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科普专家:
图片
李春芳  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护师、护士长
擅长:从事消化内科护理工作20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护理,参编专著1部,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表论文5篇。
李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