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家宴

图片
摄影: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
作为留学生,什么事情会让我们在异国他乡备感亲切?家人,朋友,熟悉的街道,还是回到家里那一顿热腾腾的饭菜?以前上中文课时,我们学过一篇名叫《中国胃》的课文,讲述的是中国留学生在英国苦苦寻找中国食材,只为吃一顿美味的家常菜。当时我百思不得其解,是什么样的一顿家常菜能够让他们这么念念不忘、怀念至此?直到我在天津求学期间,偶然被老师邀请到家中吃饭,我才找到了其中的缘由。
我记得,接到邀请的那一刻,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对于即将到来的美食体验,我的内心充满了期待。想到能够在一位本地人家中体验真正的中国美食,我的心中涌起了一种探险者的兴奋感。
到达老师家的那天早上,我被邀请参与了家宴的准备工作。老师和她的家人展示了他们挑选食材的过程,每一样食材都讲究新鲜和地道。我们一起去了当地的市场,老师详细地介绍了如何辨认新鲜的海蜇和如何选择最肥美的猪肉。市场上人来人往,叫卖声此起彼伏,每个细节都让我感受到人们对食材新鲜度和质量的极致追求。
在准备食物的过程中,老师描述了糖醋里脊的制作方法,每一步都透露着对传统烹饪方法的尊重和对美食的热爱。通过这一过程,我不仅学习了烹饪技巧,更对中国人的生活哲学有了更深的理解。
家宴上,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菜肴。糖醋里脊的外表金黄酥脆,酸甜的味道恰到好处;拌海蜇头则是另一番风味,清爽带有微妙的海洋味道。尝到这些佳肴时,我仿佛发现了“新大陆”,这可是我在其他国家都从未品尝过的美味。这些美味不仅满足了我的味蕾,更是中国文化的一种体现。
在共餐过程中,我们围坐一桌,老师和家人分享了很多关于每道菜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比如糖醋里脊是如何从皇家菜肴逐渐流传到民间的。通过这些故事,食物成了我们之间文化交流的媒介,每一道菜都有了更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不仅品尝到了地道的美食,更深入地了解了很多文化和历史。
这次家宴不仅是一顿饭那么简单,对于我来说,它是一次文化的深度交流和情感共享。我对中国美食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深刻体会到了美食作为文化交流工具的强大力量。在这一刻,我终于明白了《中国胃》那篇课文表达的真正含义。对于中国人而言,吃饭不仅仅是“吃饭”那么简单,它是从挑选食材,到精心烹饪,再到与家人共享美味,畅谈彼此生活的过程。所以课文中的中国留学生想念的也许并非这道家常菜,而是它背后的家庭温暖。通过这些共享的美味,我与老师和她的家人之间也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超越了语言和文化的界限,也让我在异国他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我希望能把在天津、北京,甚至我去过的所有中国城市的经历和学到的知识,带回到我的家乡,让更多的人了解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我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能继续这一段充满发现和成长的旅程,让我的留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人民大学学生 白雪(哈萨克斯坦)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