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报:民进党须认清民意现实

参考消息网5月20日报道 台湾《中国时报》5月19日发表社论称,国民党、民众党力拼台立法机构改革立法过关,在台立法机构与民进党展开表决大战,双方攻防大乱斗一整天,肢体冲突不断,造成多位民代送医,最后仅通过台当局领导人赴立法机构报告常态化一案,其他四案留待再战。
这是台立法机构久已罕见的激烈全武行场面,也预示着赖清德正式就任后,如果民进党不能务实体认“朝小野大”的民意现实,继续以老大心态操控岛内走向与政策路线,新立法机构势将永无宁日,政务亦将难以有效推动,最后受害的必是全民。
台立法机构在议事场中的打架现象并非新闻,因此遭到媒体嘲讽也属平常。在台立法机构尚未全面改选时,由民代朱高正掀起的“肢体语言”旋风,曾经独领风骚。等到民代全面改选后,这30年来台立法机构肢体冲突虽仍时有所见,但确实已日趋减少。尤其蔡英文这8年,台立法机构更是沦为绿色政权下乖巧配合的机关,只有偶见国民党零星出现抗争动作,台立法机构的冲突场面可谓有气无力。
这次的台立法机构冲突虽算不上最激烈,但确实也创下几个令人难堪的纪录:一是肢体冲突的对象从民代之间的互打,扩充范围到记者、警卫、秘书长也被打,仿佛是要让冲突无上限、效果愈乱愈好;二是最离谱的是民进党民代钟佳滨飞扑擒抱国民党女民代陈菁徽,以及民进党民代郭国文硬抢七旬高龄的台立法机构秘书长周万来的文件。
前者牵涉男扑女的敏感分际,以民进党过去的操作方式恐怕不免有性骚扰的指控,因此钟佳滨事后立即表示歉意;后者则是可能因过激动作对年长者有伤害之虞,而且就算抢走提案书,只要有电子文件,其实马上再印就有,此举也给人幼稚作秀之感。
说白了,民代的议事抗争动作已经没有新鲜感,在媒体与网络效应的需求下,民代的表演成分也相应变大,在抗争时的危险动作更愈做愈大;然而,一旦搞过了头,便会形成反效果而功亏一篑。
微妙的是,当天表现最抢眼、最激进的民进党民代恰好是赖清德的嫡系。至于他们是表功效忠还是主子示意,赖清德以后也要想清楚其中利弊。
新的台立法机构开议这3个月以来,民进党表决一路输到底,这和过去8年有恃无恐、横扫辗压的日子完全不同。过惯了舒服日子的绿营民代们,此刻不断遭到羞辱和压制的苦闷可想而知。当赖清德激励说要反守为攻、柯建铭预告要“出现史上最大冲突”时,明知这是一条不归路,又怎能不听命于上、硬着头皮冲到底呢?
然而,蔡英文已下台,现在“双少数”的赖清德接续上台,没有旧条件却拥有新愿景的赖清德,还不能务实以对,确定也要走老路子吗?
可悲的是,如果只是表决输了,却能在论述上赢得民意认同,那仍然有反败为胜的机会,可如今民进党却是表决输了,论述与民意也没有赢。在台立法机构一场大混战之后,多数人其实也并不清楚到底为何而吵而打,最后只剩下各凭立场好恶、相互指控对方暴力而已。而无论是对蓝或绿乃至白,如何超越肢体表象的作秀,争取实质论述的认同,才是朝野未来分出高下胜败的关键。
立法机构改革法案在激烈斗争中取得初步成功,形势上蓝白两党已展现合作的威力与必要性,国民党更是出现前所未有的气势与团结。但未来,民进党极有可能提出复议等方式继续对抗到底。推动立法机构改革法案后续不容松懈,如何让立法内涵更周延,赢得民意更大的认同,努力才正要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