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出人生的高度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范存辉

航空工业郑飞机加厂数控车高级技师范存辉参加工作29年来,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始终扎根一线,获得全国技术能手、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首席技能专家、中原技能大师、河南省军工大工匠等荣誉称号。
守正创新 在技术攻坚中淬砺过硬本领
问起范存辉的成功之道,他这样说:“生活的真谛从来不在别处,就在日常一点一滴的奋斗里。”作为公司数控车加工技能带头人,范存辉主要负责数控车削及车铣加工的功能开发与技术应用以及公司关键零部件的数控加工,同时承担着多型重要零部件的车削加工及技术攻关任务。不断创新、超越自我,是他对自己的一贯要求。他注重新技术、新观念及新方法的学习运用,主动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操作水平,同时还大力挖掘设备的潜在功能。他深入学习建模软件和数控编程软件,拓展了先进设备的功能和加工效率,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为生产保驾护航。
他带领团队设计制造的自动拔料、接料装置,通过设备自带液压装置和控制系统完成驱动和动作控制,投入使用后不仅减小了劳动强度,而且节约了装卸、拣取零件的时间,为公司创造经济价值140余万元。为提高设备加工效率,他结合数控车床特点,设计了机外对刀仪,其结构简单、稳定性好、精度高、成本低,广泛应用于生产,该发明每年为公司创造经济价值450余万元。
甘于奉献 在平凡岗位上践行报国宗旨
作为一名党员,范存辉不忘初心,积极践行航空报国的宗旨。近年来,随着公司发展,生产现场经常出现新品、批产、返修高度交叉的现象。面对艰巨的交付任务,他心里只有一个字——“拼”,无论是机器轰鸣的白天,还是寂静的深夜,哪里有急难险重任务,哪里就有他忙碌的身影。
2023年,公司首次组建中小型复杂结构件智能加工生产线,他主要负责生产线班组内零件加工工艺方案的制定、工装夹具的优化设计、技术革新、质量改进以及人员技能培训等。那段日子,他和团队日夜奋战,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顺利完成了3种零件14道工序20余项工装的准备,完成机床57个数控程序的编制,保证了生产线机床、机器人、三坐标测量仪等设备的软硬件安装、调试、联网节点的顺畅,为公司完成首条智能生产线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众志成城 在共同进步中凝聚团队力量
范存辉举办“开讲了”“技术技能大讲堂”等专题讲座,已完成培训课时500余小时,培训近1000人次。2023年,他获聘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人才培训基地讲师、航空工业郑飞讲师,并完成了集团公司在郑飞举办的两期先进机加技术高技能人才培训班的授课任务。他在个人提升的同时,还注重技能队伍建设,将实践经验及时记录,为分厂进行专业技术和加工经验培训,带徒33人,其中3人晋升为高级技师,6人晋升为技师,其余全部通过高级工考核。
他以范存辉创新工作室为平台,对公司设计员、工艺员、数控操作者进行多项专业技术学习培训,撰写讲义6万余字,发行内部期刊《启航》杂志9期,收录专业论文近百篇。他多次带领团队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创新创效大赛并屡获佳绩,《航空发动机离心泵内螺旋桨加工方法优化》项目在第十七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铜奖,《内六方回转体零件质量管理小组》项目获河南省国防科技工业质量管理小组二等技术成果奖,2021、2022年申报的创新项目连续两届获得郑州市职工“五小”创新成果评比一等奖。(文字/赵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