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属新喀里多尼亚骚乱:无人在意的独立诉求和绝望的卡纳克人

图片
当地时间2024年5月18日,法属新喀里多尼亚努美阿,民众走过一家超市附近设置的路障。对法国实施新投票规则计划的抗议已经升级为40年来最致命的暴力事件。视觉中国 图
上周六(5月18日)上午,一对想要通过马路上的路障回家的父子,不幸被卷入交火,那位父亲成为了法属新喀里多尼亚这个南太平洋群岛上骚乱的最新牺牲者,儿子则身受重伤,生死未卜。自从5月13日岛上爆发游行示威以来,已经有六人殒命,其中包括两名武装警察以及四名平民。群岛首府努美阿的市长更是在18日的直播采访中忧虑地表示自己的政府根本无力重建城市中多处被焚毁的公共设施。
因为骚乱的持续,法国总理阿塔尔也在17日晚决定取消原定6月11日在岛上举行的巴黎奥运圣火传递。
新喀里多尼亚,这个国人陌生的名字,这次以此种壮烈的形式闻名全球,让人唏嘘。说起法国在南太平洋的领土,大家一般都会第一时间想到度假胜地大溪地以及其所属的法属波利尼西亚。法属波利尼西亚和法属新喀里多尼亚是南太平洋上的紧邻,普通人很难把南太平洋的热带风光和打砸抢烧联系在一起。
那么,法属新喀里多尼亚到底有怎样的历史,这次的骚乱又有怎样的前因后果。笔者尝试向大家讲述这个法兰西最后的殖民地,以及其原住民令人绝望的斗争史。
法国最后的“有证”殖民地
作为老牌殖民帝国,法国至今在除亚洲以外全球各个大洲都依旧保有领土。这种对殖民地的执着精神,在老牌殖民帝国里也算是独一家。不过,也正是因为法国大量的海外省以及海外领地,法国得以保有超过1100万平方千米的专属经济海域,排名全球第一。
在法国一众海外省以及海外领地中,法属新喀里多尼亚是最为独特的,因为这个位于南太平洋的群岛是法国最后一块联合国认证的殖民地——自1986年以来,法属新喀里多尼亚一直被认定为《联合国宪章》下的非自治领土。
自19世纪控制该地区以来,移入的法国居民与新喀里多尼亚本地土著卡纳克人之间就存在严重矛盾。二战结束之后,席卷全球的殖民地自治浪潮自然也影响到了新喀里多尼亚。但是,法国一直不愿意给当地土著岛民完全的自治。过去几十年的自治改革也是更倾向于将当地改制为一个单纯的海外省。过去四十年中,新喀里多尼亚获得了两个法国国民议会席位,一个参议院席位,一个管理部分地方事务的议会。但是,卡纳克人心心念念的独立,则几乎见不到影子。
时至今日,法国派驻当地的最高长官依旧被称作带有殖民色彩的“高级专员”。举个例子,英国与英联邦各国之间就不互派大使,而是互派“高级专员”。
三次独立公投
1988年,卡纳克和社会主义民族解放阵线(FLNKS)与法国政府达成协议,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在当地举行三次独立公投。这三次独立公投也分别在2018年、2020年以及2021年举行了。只有1994年前就长期居住在法属新喀里多尼亚的居民有权投票。
前两次公投投票率都达到80%以上。反对独立的阵营先后以56%和53%的得票胜出。问题就出在了第三次公投上。当时独立派阵营以新冠疫情为由,要求政府延缓投票日期。他们提出的理由包括卡纳克社区需要足够的时间吊谒亡者。
同样的事情其实在2020年也发生过,当时因为新冠疫情,公投延后了一个月举行。但是,这次法国政府直接拒绝了延期第三次公投的请求。位于巴黎的国家行政法院甚至都没有正经对这个提议进行审核。
反对独立派认为这只是独立派为了拖延时间玩的戏码,他们内心深知这次投票他们也必输无疑。
事实的确是这样,因为卡纳克人在法属新喀里多尼亚面临非常令人绝望的人口问题。自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卡纳克人在新喀里多尼亚所占的人口比重就在逐渐下降,到了2014年人口普查时已经从当初的多数降到了39.1%。尽管此后在2019年人口普查时这个占比稍微上升到了41.2%,还是远远不到喀里多尼亚的多数。
这样一来,事实上在独立公投中,独立派主要倚仗的卡纳克族群,是永远都不可能取得50%以上的选票的。支持独立的阵营自然知道这一点。
但是,法国政府如此冷漠地拒绝独立派的请求,摧毁了双方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那一点互信。为此独立派宣布抵制第三次独立公投,使得2021年的这次公投投票率仅有不到50%,为此次的严重谁骚乱埋下了伏笔。
图片
当地时间2024年5月18日,法属新喀里多尼亚努美阿,一名安全官员在装甲车上警戒。视觉中国 图
卡纳克人绝望的最后一击
此次骚乱的直接导火索就是法国议会在5月14日通过的新喀里多尼亚选民基础扩大法案。就如上文公投部分讲到的,此前在喀里多尼亚当地的选举中,并不是所有18岁以上的法国公民都可以投票的。
根据现行规定,卡纳克族群全部都可以投票,而外来族群中,只有在1998年时就已经在新喀里多尼亚居住满10年的人以及他们的后代可以投票。这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独立派和反独立派之间争夺的焦点,就是因为卡纳克人并不希望大批的法国白人移民涌入后,彻底冲淡他们对家园的控制。
现在,站在法国政府的角度上来看,三次独立公投已经全部结束,三次都是反独立派获得胜利,那么1988年协议的义务自然就已全部完成了。法国可以着手进一步推进新喀里多尼亚的法国化了。
第一步就是将地方选举的选民扩大到所有在新喀里多尼亚出生或者已经在当地居住了10年以上的人。该法案通过后,最大的受益方自然是过去三十年内移民到新喀里多尼亚的法国白人。这也将使得新喀里多尼亚议会内部卡纳克族群的影响力进一步下降,离他们希望的独立越来越远。
这也是为什么我将此次卡纳克族群的骚乱称为他们绝望的最后一击。大家其实心里都清楚,按照现在的人口发展趋势,新喀里多尼亚永远也不可能独立。但是作为殖民者的法国政府在处理这件事情时操之过急,没有充分考虑被殖民的卡纳克族群的感情。自然让卡纳克人有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个鱼死网破的想法。
截至笔者发稿时,此次危机依旧在蔓延。法国政府继续保持严厉的姿态,坚决要恢复岛上的秩序。同时,自从5月15日开始,法国政府也在岛上临时屏蔽了TikTok,原因是害怕该平台进一步推动暴力升级,让新喀里多尼亚成了欧盟内部第一个屏蔽TikTok的领土。
终将成为消失在夜空的流星?
从人口的绝对数字上,法国事实上已经完成了对新喀里多尼亚的人口置换,白人以及混血占多数的新喀里多尼亚,成为独立的卡纳克人国家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国际政治是残酷的。作为被殖民的卡纳克人,自从1853年被法国控制后一直处于弱势。如今面临人口被替代的危机,即便是奋起反击,也不太可能取得什么实质性的成果。现今欧美的精力都被乌克兰及加沙局势牵制,不会有人有精力来关注法国在自己的国土上做什么,也不会有人站出来谴责。
卡纳克人很有可能就将如划过夜空的一颗流星,这样燃烧自己后,如同无数的被殖民群体一样,慢慢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徐晓飞,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现居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