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汤”的距离让晚年生活更称心

图片
    亲亲之家的老人们聚集在一起做手工。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李熙爽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超2.97亿,占全国人口的21.1%,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如何养老,特别是让老人有质量、有尊严地享受晚年生活,成为我们亟须解答的重要课题。
    民有所盼,政有所为。面对老龄化社会发展新趋势,吉林省积极探索“养老不离家”的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方式。在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一间间嵌入式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在吉林拔节生长。它们与普通的养老院有何不同?又能提供哪些服务?为了解答这些疑问,近日,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来到长春市亲亲之家长者照护中心(以下简称亲亲之家),一探究竟。
    把养老机构“嵌入”居民区
    一幢白色的小楼,一个整洁的小院,这里就是成立两年的亲亲之家。它紧邻药店、门诊部,背靠多个居民区,虽占地面积不大,但内设日间照料服务区、书画阅读区、康复室、棋牌室等生活娱乐空间,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这里的老人都是附近小区的居民。”亲亲之家院长刘野告诉记者,“与其他养老机构相比,‘距离’是嵌入式养老机构的一大优势,很多老人从家中步行到这里,只需三五分钟。前几天,一位爷爷想让女儿给他送新浴巾,通话结束5分钟就收到了。”
    将照护中心嵌入社区,让老人与熟悉的生活圈仅有“一碗汤的距离”,这种养老模式不仅满足了老人原居安养的愿望,更为子女照料、看望老人提供了便利,让老人能够“近亲情”。刘野说:“除了长期入住业务,中心还开展了日间照料服务——小区业主们早上将父母送到中心来,晚上下班再接回去,这既减轻了年轻人的压力,又让老人每日都能跟子女亲近,一举两得。”
    此外,亲亲之家还提供上门服务。“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洗澡、提供康复按摩服务,送餐……总之,老人有需求,我们就有回应。”刘野说,照护中心努力做到小而美、专又精,“借助地利优势,给老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围绕老人需求配套专业服务
    “所谓嵌入式养老,不仅要将机构嵌入老人的家门口,还要找到服务的‘嵌入点’,急老人之所急,帮老人之所需。”刘野告诉记者,“亲亲之家推出整体照护模式。从环境、营养、康乐、医疗等6个维度对每位入住老人进行整体评估,据此制定照护方案。”
    刘野介绍,他们秉承“鼓励、指导、协助、代替”的照顾理念。“对于有自理能力的老人,鼓励他们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提升生活能力、保障生活品质。对于存在认知障碍、自理能力不强的老人,护理人员会进行有重点、分步骤的指导。部分老人自理能力欠缺,无法完成复杂动作,护理人员要及时协助。针对基本失去自理能力,例如无法吞咽的老人,我们采用多种方法帮助他们吸收营养。”
    这里还建立了设备完善的康复室。刘野介绍,“有专业的康复师,锻炼上肢、下肢力量的器械,可以为长者提供骨折术后康复、认知功能训练等服务。”此外,护理中心还有配套的综合门诊部及药店,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医养合作,为老人提供定期巡诊、健康宣讲等全方位服务。
    在精心照料下,老人们精气神儿倍增。“有一位奶奶入住中心时戴着鼻饲管和导尿管,身体情况很差。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照料,如今这位奶奶能自己吃饭了,身体状态越来越好。”在小院中散步的刘奶奶告诉记者,“我刚来时不能发声、无法说话,如今语速虽然很慢,但可以和大家正常交流。康复师给我们按摩、治疗,还带领大家唱歌、做游戏,我在这里生活得很开心。”
    助力老年群体织密“社交网”
    想要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不能仅在“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方面发力,还要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下功夫,让“老有所乐”得到更好的实现。
    据了解,长春市部分嵌入式养老机构每天安排两次集体活动:上午,带老人做操、打八段锦,锻炼大家的肢体力量。下午,请老人到活动室,大家一起唱歌、写毛笔字、作画、朗诵诗歌,体验益智游戏。天气暖和的日子,护理人员还会带老人们散步、野餐、放风筝,给大家的生活增添一些色彩。
    从事养老服务多年,刘野最大的感受是,要像对待年轻人一样去对待老人。“在保障健康和安全的基础上,鼓励老人与外界、与新鲜事物接触,帮助老人建立社会关系,激活他们的社会机能,让他们对世界抱有好奇心,对生活充满盼头。”
    如今,老人们纷纷树立了生活小目标:“有一位奶奶,每天下午弹钢琴,目标是在新年晚会上表演;原本被医生‘宣判’不能再包饺子的佟奶奶,努力锻炼手部力量,现在包饺子又快又好;安静内向的刘爷爷,在大家的鼓励下交上了朋友……”老人们还积极参加大合唱,拍摄小视频,越活越有滋味!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亲亲之家的老年生活,折射出吉林省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据悉,近年来,吉林省民政厅聚焦老人“急难愁盼”,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和互助养老协调、医养康养文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2023年,吉林省支持建设综合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含老年食堂)102个,助力具有吉林特色的兜底型、普惠型、多样化的养老服务格局初步形成。下一步,吉林省将整合机构、社区和居家养老资源,推动综合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进一步发展,让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