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目星(688559.SH):中红外飞秒激光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将推进在医疗领域产业化

图片
智通财经APP讯,海目星(688559.SH)发布公告,公司近期在中红外飞秒激光(国内把波长超过5μm的中红外称为长波红外)关键技术及其医疗领域应用中取得了重大突破。
公司委托四川省科技协同创新促进会在成都组织行业专家,对公司完成“高功率宽带可调谐长波红外飞秒激光系统”项目进行了科学技术成果评审,同时委托科学技术部西南信息中心以及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等第三方权威评审机构对公司该项产品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学术成果以及产品进行了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学术成果(鉴定)国内外查新和产品实测,并于近日出具了相关权威报告。
四川省科技协同创新促进会科技成果技术说明和专家委员会认为该项目实施的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认为该项目具有新颖性。
据悉,中红外飞秒激光研究是前沿的科研领域,早在30年前科研界已经提出基于中红外波长的分子强共振进行微创切割治疗的想法,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371,416-419(1994)上。但是由于30年前还没有真正的中红外飞秒激光器,该工作是利用大型自由电子激光器“仿制”输出了中红外超快脉冲通过调谐各个中红外波长对生物组织相互作用进行的研究。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已经成功开发长波红外连续可调谐的台式飞秒激光器(LWIRFS),该激光器调谐范围为5-11µm,最大输出功率>1W,最大脉冲能量>2µJ,脉宽<300fs,重复频率为500kHz。该研发成果为全球开创性产品,目前全球尚无对标产品。
公司表示,公司在中红外飞秒激光技术以及在医疗应用领域关键技术上实现的重大突破,充分体现了公司的自主研发及持续创新能力,为公司向医疗激光、医疗大健康以及医疗美容领域布局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公司将依托该技术的不断创新,按照以下步骤重点实施逐步推进产业化进程:1、争取尽快完成相关医疗器械产品的临床实验,并获得相关产品的二类以及三类医疗许可证;2、相关医疗器械产品在获取二类以及三类医疗许可证后,公司争取在三到五年内实现医疗相关产业的产业化布局和规模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