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演员的台前幕后

图片
图片
偌大的排练厅里,只有中间表演的场地被空出来,四周陈列着各种道具,桌子、椅子、自行车、大鼓、碗……生活用品在这里都被重新定义。因为高空绸吊的需要,排练厅足足有两三层楼高,暖气上浮,底下正在准备的演员套着厚重的羽绒服。队长发出排练指令,大家又赶紧脱掉,穿着单薄的表演服,操练起“自己的看家本领。”
“从娃娃时候开始练起”
杂技团就是家
此时,一支演员队伍迅速以独轮车为中心,平躺在地面上,双腿与身体成90°垂直,脚上的大鼓随着拨动旋转起来。
图片
排练现场
在新疆艺术剧院杂技团,每一类道具都有专门的演员操练,在一番高难度的动作中,桌子、椅子、大鼓,更像是演员们手中一件趁手的“小玩意儿”。
而他们之间有着至少十年的紧密联系,杂技团的演员“都是从娃娃时候开始练起的。”
队长艾合买提江·艾山江和演员迪丽热巴·马尔合甫,在1999年同一批进入杂技团,队长12岁,而迪丽热巴只有5岁。
两人最初入团都是因为电视广告。艾合买提江被电视中的杂技表演深深吸引,征得母亲的同意,报名培训后他成功留在了杂技团。
图片
艾合买提江·艾山江(下)
那时候他还不懂“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真正含义。一个月的基本训练下来,他就已经招架不住,严重的时候双手抬不起来。
“我那时候有点胖,刚开始翻跟头、练软度我都还能跟得上,到了练习顶功的时候我真的受不了。”没几个月,艾合买提江就提出了退学回家。但老师的安慰鼓励使他重燃信心 ,之后的杂技之路他坚持了近二十年,“而那次提出放弃是唯一的一次。”
迪丽热巴和队长不太一样,还不懂什么是杂技的年纪,她被家人送入了团里。白天跟着学员们一起忙着训练,没时间想太多,但每到夜深人静,因为想家她常常哭鼻子。
“父母虽然坚持,但内心也很心疼。前两年父亲每天晚上都会来团里看我,给我带吃的安慰我。”坚持不住的时候迪丽热巴也偷偷跑回家,年纪小难过几天就忘了,她又回到团里继续练。
图片
演出现场
大部分演员都是由杂技团从全疆各地招收而来,其中不乏各地舞蹈队的学生。演员刘雅捷就是从塔城的舞蹈学校报名来到新疆艺术剧院杂技团,那时候她只有10岁。
虽然刘雅捷有舞蹈的功底,但杂技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杂技表演对演员身体条件的各方面要求都很高,在柔韧度、协调性以及心理素质上的难度更高。”刚离开家的那几年,她也常常因为练不好一个人崩溃大哭,但是要强的性格支撑着她一直坚持“自己选择的事业”。
自幼就进入杂技行业的迪丽热巴觉得,“杂技演员是没有童年的。”
正值无拘无束的年纪,他们进入杂技行业,有着同龄人难以想象的自律生活。每天雷打不动坚持练功,节假日几乎都在演出,但是“并不孤独,杂技团就是演员的家,杂技不是工作,是所有人的热爱。”演员之间不仅仅是合作的关系,也是业余生活中的朋友,更是成长路上的家人。
他们一起去各地演出比赛,从自治区级“天山文艺奖”到“蒙特卡洛国际青少年马戏节金奖”,十年时间,近五十个奖项,是多年苦练的共同成果。
图片
蒙特卡洛国际青少年马戏节比赛现场
杂技演员的幕后
受伤是家常便饭
一场杂技表演开始,演员或是从天而降,又或是在空中翻来翻去,与舞台特效及各种道具器械高度配合……
观众被代入其中,狂热的掌声雷动,音乐结束,演员在掌声中谢幕。这一刻,几乎是所有杂技演员坚持多年的强大动力,可以称之为“舞台信仰。”
每一场杂技表演,幕后都经历了至少一两年的排练,而演员每一次上台亮相,台下之功不止十年。
图片
基本功训练
新疆艺术剧院杂技团的演员从成为学员开始,要经过六年的基本训练,才能获得登上正式舞台的资格。迪丽热巴初入杂技团的时候,因为年纪小是高空项目中的尖子(高空杂技项目分为底座和尖子),除了基本的压筋、倒立、顶功、翻跟头,还要克服高空项目的心理恐惧。
这种心理上的恐惧外界无法帮助,只能依靠自己。刘雅捷所练习的高车踢碗,需要具有极高的平衡能力。第一次登上两米高的独轮车,她就吓哭了,虽然有老师在旁边保护,但她始终无法克服心里的恐惧。一个星期的连续摔跤大哭之后,她才克服恐高,逐渐适应。
图片
高车踢碗表演现场
摔跤受伤几乎是杂技演员的家常便饭,队长艾合买提江说,“骨科医院的人可能比观众都熟悉新疆艺术剧院杂技团。”虽然是句玩笑话,但这种伤痛实实在在留在了演员身上。
图片
平时训练
在抖杠训练中,迪丽热巴空翻没有到位,双腿撞击在铁杠上,场上回响起骨头的撞击声,她说,“我当时第一反应是断了。”虽然没有造成大的伤害,但几年过去,她的腿上还是一片青紫,骨头也磕进去一块。
这些大大小小的伤疤是杂技演员的成长见证,无数次摔伤痛哭,不断排练磨合,最终才能登上舞台呈现尽可能完美的演出。
图片
演出现场
杂技演员的台前
不想留下缺憾
在杂技表演的舞台上,出现失误并不是一件罕见的事,再厉害的演员也有跑脱的时候。
就算是有着二十多年杂技经验的迪丽热巴,也很难自如面对这样的情况。在一次汇报演出中,她从高空摔了下来。下台的那一刻,迪丽热巴崩溃大哭,这种“舞台出现失误”的冲击需要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虽然练了无数次高车踢碗,在舞台骑上独轮车,刘雅捷也有接不住碗的时候。“杂技不像舞蹈或者其他,你使劲练就能保证舞台的完美呈现,杂技表演会出现退功的情况。”她说,这是杂技演员最崩溃的时刻,无论你练得多好,那段时间就像是跌进旋涡,怎么都找不到状态。
但舞台上的完美亮相,是每一个杂技演员的梦想,为了不留缺憾,他们需要有极高的临场反应能力。
从高空摔下来,瞬间就要微笑站起;接不住道具也要优雅的拿起,让人看不出破绽……
图片
演出现场
当然,演出意外不仅考验演员的心理素质,作为统筹整场演出的队长艾合买提江,也要具备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演出失误、演员受伤,甚至上台前出现临时状况,他既要兼顾演员的情绪、身体情况,为了节目按计划继续进行,还需要队长配合及时调整。
就在去年建党100周年献礼节目临近演出时,主角在排练中锁骨摔裂无法继续演出,当即需要紧急调整。团领导联合导演组立即重新规划,艾合买提江配合各队室统筹组织演员连夜重排,最终演出才得以正常进行。
图片
演出现场
临近春节,很多人已经开启休假,准备与家人团聚过年,杂技团的演员们却到了最忙碌的时刻。
天刚亮,他们就赶到杂技团,除了吃饭休息,大部分时间都在排练厅度过。刚结束一轮排练,演员们又开始装车搬道具,动身前往人民剧场彩排,为春节期间的团拜表演赶进度。
没有时间想家,也没人觉得辛苦,大家沉浸在排练中,期待着舞台上那些让人肾上腺素升高、狂欢热烈的时刻。
文| 马伟花
编辑| 郭杨
图片| 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