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龙舟来啦!亲身体验兰溪龙舟备战的“速度与激情”

图片
生在水乡,长在水乡,水乡的波涛是梦里的乡愁。
洞庭湖平原,沃野千里。五月的锣鼓已经敲响,当雨点激起波纹,兰溪镇的河流,再度变得热闹起来。枫林桥这座百年古桥,也一直见证这里的热闹。山歌咏唱,人声鼎沸,两岸的人群蜂拥而至。
“龙船呀鼓响啊,划啊划一桡”“百家塅,加油”,河面上飘起热情洋溢的喊声,五月的天空被这热闹的呼喊声震翻。
距离端午越来越近,粽子、鸭蛋、雄黄酒等美食已经端上餐桌,龙舟也逐渐下水,预备着那场盛事。
图片
兰溪镇是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百家塅村的村民依河而居,百家塅村民几乎个个都是小镇上划龙舟的“热脚”。在鞭炮声中,全村的男女老少,把一艘能承载七十多人的龙舟送到水边。
百家塅的村支书罗强,是一名退伍军人。金保哥当然是“热脚”中的“热脚”,这位农民诗人是枫林文艺社的副社长,兰溪镇上的名人,对龙舟文化的热爱与生俱来,他们二人到了每年龙舟节的时候,就开始准备。
图片
生于水乡长于水乡的我,跟金保哥是多年的文友,这次抛出橄榄枝,邀请我来加入他们村里的女子龙舟队。
其实,我从小有点晕船,是有点不敢去划龙舟的,但是家里的教授先生总是在鼓励自己的老婆,他对我说:“机会都来了,你这么喜欢热闹,怕什么呢。”
有自己家的男人给壮胆,我就真的来了。当我稳稳站在龙舟上带头喊“百家塅”,龙舟上其余选手一齐嘶喊“加油”的时候 ,我内心的欣喜与激情,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图片
身临其境,鼓乐齐鸣,同舟共济,奋勇向前……所有与龙舟相关的美好词汇涌上心头,让我这生长在洞庭湖畔的“村姑”,有了一种与洞庭水三生三世枕上书的浪漫。龙舟代表着这里本土百姓的自信,是他们团结一致的风采展示,有了不断超越今天迎接美好明天的生活底气。
5月19日试水这一天,其实大家都有些忐忑,女子龙舟队今年才成立,大家在村委会门口已经操练了多次,那种划“旱龙船”的欢乐,早就让这些“女将”心连心了。兰溪镇的河是清澈的,龙舟被这68名“女将”划向前,当我们中的一个女队员因为脚滑扑向河面,我也因船身晃动险些没站稳。
在下水之前,罗支书就强调如果在划龙船时有人站不稳,不要去拉扯身边的队员,这样互相去扯人,船就容易翻。当时我做好了扑向河里的准备,我身后的一名队员伸出手来把我扶住了,我又稳稳地站在船舷边,大声喊着加油。
龙舟划了一圈后,那位掉下水的队员又上船了。望着她浑身湿透又重新返回龙舟奋力向前的情景,我的内心相当震撼。这种端午节划龙船的风俗,让兰溪镇的大家都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
图片
龙舟文化,是兰溪镇自古以来的传统文化,在齐心协力的节奏里,有文化传承的力量 ,有战胜困难的勇气。
矗立枫林桥畔的叶紫雕像,是兰溪百姓心中的精神丰碑。这种爱国,爱家,爱兰溪河的热情,世代传承。枫林桥对岸,是全国著名的画家赵溅球的老屋,赵教授是兰溪镇走出去的兰溪汉子,他对书画的热爱,对兰溪文化的热爱,流露在自己的笔墨里。枫林桥畔的子民,都以一种一往无前的气质,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们自己创造的,兰溪镇的明天更繁荣昌盛,这些划龙舟的男女老少,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他们热情耿直,他们乐观向上,因为有了他们,兰溪镇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文/王正英 图/刘立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