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国家非遗“滚山珠”惊艳“村超”赛场

5月18日,毕节市纳雍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滚山珠”继“村BA”亮相后,又受邀到贵州“村超”赛场,参加“2024多彩贵州非遗周末聚”表演。
图片
5月18日,国家非遗“滚山珠”在贵州村超现场展演。
当日下午,正值月寨村足球队对龙泉井村足球队比赛中场休息,36名“滚山珠”舞蹈演员登场表演。笙不离口、曲音激昂,倒栽桩、双飞燕、搭人桥、地龙滚荆、叠罗汉等高难度动作一个接一个,现场观众掌声不断、欢呼不断,短短几分钟的表演惊艳全场。
图片
5月18日,国家非遗“滚山珠”在贵州村超现场展演。
“滚山珠”传承人李飞龙说:“‘滚山珠’表演还原了苗族大迁徙途中苗族青年用身躯滚过荆棘、为同胞开辟道路的惊险历程,再现了苗族同胞的英勇无畏,也呈现了我们面对生活的自信与乐观。”
图片
5月18日,国家非遗“滚山珠”在贵州村超现场展演。
“滚山珠”是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源于贵州纳雍,是集芦笙吹奏、舞蹈表演、杂技艺术为一体的苗族舞蹈,它蕴涵着苗族人民坚韧顽强、不屈不挠的性格,承载着苗家人对自身民族的迁徙记忆。
图片
5月18日,国家非遗“滚山珠”在贵州村超现场展演。
“我们非遗传承团队来这里表演,就是希望更多的人看到‘滚山珠’,了解‘滚山珠’背后的苗族文化和它蕴含的精神。”“滚山珠”国家级传承人王景才说。
图片
5月18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滚山珠”代表性传承人王景才表演前指导。
“滚山珠”原名“地龙滚荆”,苗语“子罗多”,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90年在北京亚运会连演28场,曾远赴荷兰、比利时、法国、英国、波兰等国家巡演。
如今,“滚山珠”通过几代人的传承和打磨,已成为乌蒙高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成了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图/文 纳雍县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