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围场:“小积分”发挥大能量 兑出文明新风尚

在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姜家店乡庙子沟村,农居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种植着绿植,与四周摇曳生姿的树木相映成趣,一幅生机蓬勃的美丽乡村新画卷让人感受到诗意的生活。然而,谈及庙子沟村的旧貌,村民们都直摇头。“以前出门到处能看见垃圾,路边都是堆的柴火垛和村民建的牛圈羊圈,现在村子里的景象真可谓焕然一新!”
为打开工作局面,充分发动群众,将人居环境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姜家店乡深入探索,通过“积分制”管理等方式,将群众从人居环境整治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达到了“花小钱办大事”的效果。
小积分,能有多大能量?在庙子沟村,积分能换洗衣粉、肥皂,换油、换面,还能换来好村风、好民风。
“看看,人家又领了奖励!”近日,村民万凤国提着刚从“庙子沟村党群积分兑换超市”用积分兑换来的奖品走在大街上,沿途碰到的路人纷纷投来艳羡的目光。“我加入了志愿为村里清理垃圾的行列中。通过努力维护村子的环境很有成就感,村里还会给我们积分兑换奖励。”万凤国说。
如今,庙子沟村“脏乱差”现象已得到扭转,村子里建成生态小游园3个、小果园和小菜园39个,已打造成为全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示范观摩点。清理后的街道广场变干净了,村民们的心里也更敞亮了。
“以前村里环境不好,看着路上的垃圾都觉得不舒服,这几年农村环境真的是大变样,我们的心情也舒坦了很多。”庙子沟村村民宁国德一直自发帮助村里清扫厕所、清运垃圾,村里组织的义务劳动几乎一次不落地参与。宁国德明显感觉到村民们的环境意识在不断增强,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庙子沟村实行的乡村治理“积分制”。据了解,庙子沟村制定了“庙子沟村积分制实施办法”,涉及乡风文明、移风易俗、兴业致富、人居环境卫生等方面,通过积分制管理,把全村干部群众的人心凝聚起来,让整治人居环境成为全村村民的共同目标。
“咱村每年都举行饺子宴活动,从‘遵纪守法、孝老友善、勤劳致富、平安创建、人居环境、志愿服务、邻里和睦、热心公益、精神文明、维护稳定以及其他加减分’10个方面对所有农户进行积分,对连续获得高积分的农户,邀请参加饺子宴活动。”庙子沟村党支部书记冯常艳说,以“小小饺子宴”撬动“文明大创建”,全面推进基层治理“德治”建设,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
据悉,姜家店乡结合“党建+文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在全乡开展乡村治理“积分制”活动。通过合理设置积分内容,以积分激活农户内生动力,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党建强则人心聚,人心聚则乡村兴。近年来,围场用“小积分”兑出文明新乡风,以“小积分”推进“大治理”助力“大服务”,鼓励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参与乡村治理事务,构建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王东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