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产业引领 绘就“强村富民”新画卷

新征程实现新跨越,要让新时代农村“颜值”更靓、农业“路子”更宽、农民“口袋”更鼓。近年来,铜仁市以“黔进先锋·贵在行动”为总载体,探索实施“强村富民”行动,围绕强基层组织、强集体经济,富农民“口袋”、富农民“脑袋”“两强两富”目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乡村振兴“强引擎”。
图片
村级微工坊。
在生机勃勃的五月,从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踏上了松桃苗族自治县苗王城之旅,他们目睹独特的建筑风格,欣赏丰富多彩的民俗表演,了解神秘的苗族传说,走进苗族家庭,体验着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和淳朴民风。
铜仁市第三中学学生李金洋说,“今天参加学校的研学活动,第一次来到苗王城景区,我感受到了浓厚的民族风情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苗族人的热情好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图片
松桃苗族自治县苗王城。
苗王城景区位于松桃苗族自治县正大镇薅菜村,被誉为“千里苗疆第一寨”。在全面实施“强村富民”过程中,薅菜村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把乡村旅游作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引擎,充分挖掘整合自然山水、田园风光、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民俗文化等特色资源,打造以苗族文化为核心,集非遗民俗表演、文化交流、康养旅居、互动游乐、农耕体验等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特色产业,走出一条“以乡村旅游”促“村集体经济增收”的致富路。
松桃苗族自治县苗王城景区小小摄影馆老板吴亚说,“大学毕业后,我就回到村里开了家苗服体验馆,依托苗王城景区旅游资源,我不用再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可以做生意赚钱,前几天苗族节日四月八景区游客爆满,进店体验苗服的也不少,当天店里收入达到5000多元。”
图片
高山流水。
松桃苗族自治县正大镇党委副书记(挂职)、薅菜村第一书记田朝阳说,“去年以来,我们以国家4A级景区中国苗王城为带动就业300余户,组织劳务用工5000余人次,发放劳务费用50万元,接受研学团队26次1300余人,其他游客67万人次,旅游收入560余万元。”
为富农民“口袋”,铜仁市各地广辟增收门路。松桃苗族自治县14个乡镇整合政策、资金、人力、用地四种资源,共建强村富民工坊,通过“龙头企业+强村富民公司+强村富民工坊+村级微工坊(家庭工坊)”组织方式,与松桃东西部协作龙头企业乐嘉文创合作。在松桃自治县孟溪乐嘉产业园的注塑、喷油、移印、装配4个标准化车间内,工人们正全神贯注赶制订单。
图片
强村富民工坊。
“目前生产的是欧美订单,按照计件的方式我每个月能拿到3600元以上的工资。”松桃苗族自治县孟溪乐嘉产业园移印车间员工刘井龙说道。
松桃苗族自治县孟溪强村富民工坊以“订单式”生产销售中高端塑胶手办玩具为主。截至目前,工坊产值超过8000万元,收益1050万元,带动周边16个乡镇2450名劳动力就业,帮助务工群众人均年增收4000余元。
松桃苗族自治县孟溪强村富民工坊负责人杨涛铭说,“孟溪强村富民工坊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总体趋势平稳向好,员工数量从去年的650人增长到今年的800余人,去年园区的年产值达八千万余元,今年有望突破一个亿。”
坚持用好用活“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农户”等方式,在“联”“带”上下功夫,在利益联结上补短板,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2023年,铜仁市新培育认定农业龙头企业61家,累计培育认定463家,辐射带动村1699个。
以业为基“强集体”,铜仁市坚持把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临近端午佳节,位于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洪渡镇王坨村智能化蛋鸡养殖场迎来销售旺季。养殖场内,一枚枚新鲜的鸡蛋顺着流水线被输送至蛋品装箱车间,工人对鸡蛋进行分级装箱,准备销往重庆市彭水、涪陵等区县及周边各乡镇。
图片
蛋鸡养殖场每天带来现金流。
据了解,该蛋鸡养殖场总投资515万元,场内建有五列四层层叠式全自动控温鸡舍、饲料加工房、蛋品房等。并采用了自动化设备,实现自动喂食喂水、自动清理鸡粪和调整鸡舍温度,确保蛋鸡稳产高产。目前,一、二期共存栏8.46万羽,每天能销售鸡蛋近近5万枚,同时解决了王坨村8名村民在养殖场务工就业。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洪渡镇王坨村村民陈小英说,“我们来到这场里上班两个多月了,上班时间从早上十点过到下午两点多,四个小时,工作就是捡一下鸡蛋,不是分累,出来找点零花钱,顺便照管一下家里。”
由于蛋鸡养殖场每天现金流比较大,光是鸡蛋销售额就3万余元,养殖场采取以“镇+村+专人”的模式精心管理,由镇财政分局负责人全面管理,镇农业机械推广站指派专人脱产进村负责设备维修和财务管,一名村干部负责蛋鸡养殖场的日常管理工作。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洪渡镇农业机械推广站工作人员罗跃军说,“我们平时吃住在养殖场,每天主要对养殖场进行巡查和设备运行情况开展日常维护,保障其正常运转。”
洪渡镇是乌江流经贵州省内的最后一个乡镇,自古以来是黔东北和渝东南的物资集散中心,被誉为“黔东北门户”。王坨村恰好位于洪渡镇境内,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成为小鸡蛋等农特产品融入成渝市场的生动实践。四年来,王坨村蛋鸡养殖场以市场为导向,以规模养殖为重点,将“小鸡蛋”做成了强村富民的“大产业”。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洪渡镇王坨村党支部副书记罗飞说,“我们采取“村集体经济+脱贫户”模式,2023年洪渡镇集体经济蛋鸡养殖场实现营收746.5万元,盈利136.4万元,王坨村蛋鸡养殖及配套实施项目分红23.75万元。目前二期项目已经投产,鸡蛋市场也一直处于比较平稳的发展态势,价格保持稳定,市场供不应求。”
2023年以来,铜仁市积极进行差异化、多元化打造村集体经济新业态,助推村集体“家业”越来越厚实。据统计,2023年,全市2738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收入均在5万元以上,其中,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收入在50万至100万元的有324个,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收入达100万元以上的有239个。(图/文 柳琴红、杨雯靖、吴辉、瞿雨、张洪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