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抗病毒治疗出现耐药,有哪些成因?

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有效改善了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了生存寿命,降低了发病率和艾滋病毒(HIV)的传播。ART的出现和应用使艾滋病相关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大大减少,将艾滋病变为一种慢性疾病。但是HIV耐药的发展增加了治疗失败、疾病进展和死亡率的风险。接下来,我们从几个方面探讨一下目前的耐药问题。
1. 国内外耐药现状
一项中国治疗失败者和初治人群中艾滋病毒耐药性的荟萃分析显示1:对治疗失败和HIV初治人群中,艾滋病毒的耐药性分别为57% (95% CI: 49%-65%)和3.23% (95% CI: 2.47%-4.07%)。其中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和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表现出区域差异,而蛋白酶抑制剂(PIs)总体耐药水平低(1.45%;95% CI: 0.73%-2.33%)。
来自63个中低收入的国家的56044名成年HIV感染患者的系统回顾和元回归分析显示2:在所有地区,预处理后的NNRTIs耐药性每年都有显著增加。预处理耐药几率每年增加的情况在南部非洲为23% (95% CI:16-29),东部非洲为17%(95% CI:5-30),西部和中部非洲为17%(95% CI:6-29),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为11%(95% CI:5-18),在亚洲为11%(95% CI:2-20)。
2. HIV耐药的影响因素
2.1 患者依从性查
依从性较好的患者能维持体内血药浓度,并可以持续抑制病毒的复制,达到的较好治疗效果,反之如果不按时按量服药,当体内的药物水平较低时病毒会大量复制,导致耐药的积累3。因此,保持服药依从性可以有效地减少HIV耐药产生
2.2 基线淋巴细胞CD4+
基线淋巴细胞CD4+也与耐药有关,WHO推荐将CD4+T 淋巴细胞≤500/μl作为开始抗病毒治疗的初始时间。一项研究发现4,开始治疗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500/μl的患者发生耐药的危险性显著低于 CD4+T淋巴细胞计数<500/μl的患者,并且高CD4+T淋巴细胞计数组在病毒抑制和依从性上也要显著优于低CD4+T淋巴细胞计数组。
2.3 遗传屏障
遗传屏障是指病毒对特定的药物产生耐药并逃避药物的选择压力所需要突变的碱基个数。单独使用一种NNRTIs可在很短的时间内产生耐药5,这是因为该类药物耐药“遗传屏障”较低,只需单个位点的突变即可引发耐药。
3. 总 结
在ART治疗过程中,耐药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患者不应恐惧,保持良好的依从性;而医生需要综合评估耐药出现的原因、耐药程度,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抗艾之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希望不久的将来,耐药问题终将攻克。
参考文献
[1]WU J,NORRIS J,LIU HX,et al. The Prevalence of HIV drug resistance among treatment-failure individuals and treatment-naive individuals in China: a meta-analysis[J]. 2014,27(11):858-871.
[2]GUPTA RK,GREGSON J,PARKIN N,et al.HIV-1 drug resistance before initiation or re-initiation of first-lin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in low-income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regression analysis[J].Lancet Infect Dis,2018,18(3):346-355.
[3]ARTS EJ,HAZUDA DJ. HIV-1 antiretroviral drug therapy[J].Cold Spring Harb Perspect Med,2012,2(4):a007161.
[4]UK Collaborative Group on HIV Drug Resistance, UK CHIC Study Group.Long-term probability of detecting drug-resistant HIV in treatment-naïve patients initiating combination antiretroviral therapy[J].Clin Infect Dis,2010,50(9):1275-1285.
[5]左中宝,邢辉. 抗病毒治疗患者HIV耐药发生的研究进展. 传染病信息. 2015年第6期348-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