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新知 |小烧烤蕴藏“大科技”, 烧烤相关专利申请超万项

作为夜间经济的典型业态,烧烤近年来逐渐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用餐的选择。在连锁化、规模化进程的推动下,烧烤行业迎来快速发展,行业规模也随之扩张。
我国现存烧烤相关企业59.6万余家
烧烤作为一项古老的烹饪方式,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据考古学家的证实,早在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开始利用炭火来烹饪食物。在古代,烤肉是一种获得高蛋白质和能量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在不便于种植的草原、沙漠等地区,人们更加依赖烧烤这种方式来获取食物。
目前,烧烤行业的发展历程已从早期的路边摊、门店经营,进入到了如今的品牌化、规模化的发展阶段,开启连锁化、品牌化、细分化进程,行业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各头部品牌相继崛起,选择进入此赛道的餐饮行业参与者日益增多,行业竞争也愈发加剧。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现存与烧烤相关的企业59.6万余家,其中,2024年1-4月,新增注册相关企业3.3万余家;从地域分布来看,云南、山东以及四川,三地所拥有的烧烤相关企业位居前列,分别有5.4万余家、4.7万余家以及3.9万余家;从成立时间来看,50.7%的相关企业成立于1-5年内,成立于1年以内的相关企业占16.5%。
图片
烧烤产业链丰富:云南相关企业最多
从新疆羊肉串、内蒙古烤全羊到广东烤生蚝、重庆烤苕皮,烧烤在全国各地都具备深厚的饮食文化基础,本就是刚需大众的餐饮品类,群众基础广泛,无需教育市场。加上烧烤业态可选食材类别极为丰富,既能较好符合大众口味,又能满足消费者社交需求。
从产业链方面来看,烧烤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供应环节,主要包括各种肉类、蔬菜、农产品、水产品等;中游为流通供应环节;下游为门店端及消费者环节。
由于烧烤涉及到的食材种类繁多,市场集中度低,加之烧烤产品在制作过程中的穿串、腌制等由于口感、差异化、损耗等因素的影响,使其难以做到完全以机器替代,因此,目前烧烤以及烤串供应商多为中低端的中小加工厂,缺乏供应高品质的各类烤串食材的成熟供应链企业。同时,烧烤品牌与上游供应商直接也很难形成较好的合作利益点,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行业的品牌化、规模化发展。
烧烤作为历史较为悠久的餐饮品类,在我国拥有人数众多的拥趸者。依据不同的烤制方式,烧烤主要分为烤串和烤肉两大产品形态。
烤串指将食材切成块状,穿在竹签或铁签上,再经由炭火或燃气炉烤制而成的产品形态。包括东北烧烤、西南烧烤、东南烧烤、西北烧烤等主流派系,烤肉则是指将整块腌制或调味后的肉类放置在炭火或电炉上慢慢烤制而成的产品形态。依据不同的地域流派,烤肉主要分为中式烤肉、韩式烤肉、日式烤肉以及融合烤肉。
图片
烧烤专利分析:小烧烤蕴藏“大科技”
烧烤在大家的眼中不过是一把肉串来点孜然辣椒面,平平无奇毫无“技术”可言,但是天眼查知识产权信息显示,与烧烤相关的专利申请已超万项,科技属性“拉满”。
从专利申请的年份来看,从近3年来看,烧烤相关专利申请数量较为稳定。2021-2023年,分别新增专利申请1715项、1324项以及1243项。另外,2024年1月迄今,已有366项烧烤相关的专利申请。
从专利类别来看,实用新型拥有7120余项、外观设计拥有5510余项、发明专利拥有2600余项。
从专利申请的具体类目来看,与烧烤架、烧烤桶、烧烤炉相关的专利申请居多,例如:佛山某炉具公司申请的“一种集成式烧烤炉”,其详情如下所示,小烤炉蕴藏着“大科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烧烤行业在近年来得到了蓬勃发展,淄博烧烤火爆的更是引发了全民的“烧烤热”。烧烤作为一种美食文化,深受大众喜爱,烧烤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消费需求多样化。传统的烧烤方式逐渐向现代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出现了各种创新的烧烤产品和服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烧烤行业也开始借助技术创新实现发展,例如:智能化烧烤设备的出现,提高了烧烤效率和品质,减少了对人工的依赖。品牌经营成为关键。 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可度和忠诚度成为选择烧烤店的重要因素之一。 健康、环保成为发展趋势。
天眼查研究院认为,烧烤作为大家喜闻乐见的美食,在炎炎夏日来临之际,三五好友,三五瓶啤酒,烧烤产业将更加“红红火火”。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