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一个最富鲁迅气味的单行本:品读黄乔生评注插图本《呐喊》

《呐喊: 评注插图本》
鲁迅 著,黄乔生 评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为纪念《呐喊》初版面世100周年,北京大学出版社近日推出《呐喊: 评注插图本》(以下简称“评注插图本”)。《呐喊》是鲁迅第一部小说集,百年来再版众多,有“白文本” “插图本”“名师导读本”“点评助读本”“典藏对照本”等不一而足。它们蜿蜒承续,共同构成一条《呐喊》出版的丰富历史回廊。在这一视域下,从经典传播的角度,对“评注插图本”来说,如何能为读者提供具有内在品质的差异阅读体验,协调好“大众化”与“化大众”的关系平衡,就成为一个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
读完“评注插图本”,笔者深感这或许是一个最富鲁迅气味的单行本。具体而言,“评注插图本” 在装帧美学、注释风格、点评旨趣诸方面,均“盖着鲁迅思想的印章”,如果鲁迅先生能穿越到今天,这可能会是一款最令他满意的《呐喊》单行本。
“评注插图本”的装帧设计非常用心,封面、排版、装订、插图、书签卡片等细节,无不透露出鲁迅式的审美。其封面设计构思,创造性地呼应《呐喊》初版 封面的格调,整体采用双页镂空叠合工艺,以“红”“黑”“白”为主色调,上层铺深红色,下层是画家颜铁良的黑白木刻版画《华老栓》,镂空叠合之后,显示  出醒目的“呐喊”二个黑色字体。初版《呐喊》以红色铺满封面封底,设计风格在当时实属罕见,但作为鲁迅的色彩选择,却并不令人意外。黑、白、红本就是鲁迅最为看重的三种颜色。据统计, 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诗中,黑、白、红三种色系的色彩词汇,在鲁迅作品中出现的频率均普遍偏高。“评注插图本” 全书共有插图32幅、书签图卡3幅,类别有书影、书法、版画、摄影、手稿等,兼具装饰、阐释、佐证、启蒙等多重价值。
图片
“评注插图本”的注释风格,非常契合鲁迅关于文艺大众化的指导思想:既要通俗易懂,服务大众,又不能设法俯就,迎合或媚悦大众。该单行本的注释,条目设置繁简适量,注释形式采用脚注,注释内容以小字号列于页面下方,读者可随时方便查阅。具体条目的注释策略,秉持的是“以鲁注鲁”原则,主要参考鲁迅自己的文章、鲁迅亲友提供的材料和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引导读者回到鲁迅的本意。在注释角度上,侧重于作品本身的介绍与内容的阐发,除了为读者扫清阅读障碍,还起到一定的导读作用。其注释思想,总的来说,是旨在打通鲁迅作品间的内在关联,为读者理解《呐喊》提供一个“整体性” 的视野。
为《呐喊》这样的经典作品做注,操作起来,其实存在不少难点。譬如, 到底需在哪里设置注释点,注释条目安排多少合适?这些问题,不仅取决于图书的 拟想读者,更取决于图书的市场定位。来看“评注插图本”的“以鲁注鲁”原则。《呐喊》作为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内中不少素材都源自鲁迅前半生的经历,有历史和现实的投影, 凝聚着很多“原鲁迅”的思想命题,与鲁迅的其他作品也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以鲁注鲁”,不仅可让读者明了文字背后的“古典”或“今典 ”,还可顺着注释的导引,带领读者藉此进入更广阔的鲁迅世界。
具体到注解上,“评注插图本”主要聚焦于两项内容:一是释疑,为读者进入小说扫清基本障碍;一是点拨,为读者深入文本提供方向导引。释疑性注释以  掌故、民俗、风物、地理、方言、典故等背景知识的介绍为主,与《鲁迅全集》中的注释功能基本一致。“评注插图本” 的特别之处,主要在点拨性注释,大略分两种,一种是评注者在关键文句处进行评点性注解;一种是引入鲁迅本人或亲友的文章进行互文性注解。以《狂人日记》为例, 在小说开篇“序”处,有一个注释:“鲁迅用文言作序,与正文的白话形成对照,颇有象征意味:时代在变,行文方式也在变。”这是前一种点拨性注释,类乎古代文学评论的“旁评”。在“迫害狂”“陈年流水簿子”等若干处,则引用周作人《鲁迅小说里的人物》、鲁迅致许寿裳信的相关文字,或鲁迅《病后杂谈之余》《论睁了眼看》《答有恒先生》等文章进行注解。这是后一种点拨性注释,属于典型的“以鲁注鲁 ”。经过 “释疑” 与“点拨”,读者的阅读之旅,就可顺利“入乎其内”了。
“评注插图本” 的“以鲁注鲁 ”,不只体现在“注释”部分,更体现在评注者为每篇文章所撰写的“点评”文字中。不求面面俱到,而在站在百年《呐喊》阅读史的历史节点往回看,每篇梳理出一两个广大读者感兴趣或感困惑的问题,尽量让鲁迅站出来“亲自”作答。如何作答法呢?那就是用鲁迅的“文章”说话,把鲁迅散布于其他篇章中关于某一话题的文字串联起来,汇聚一处,形成一种文本间的 “互文性”阐释关系。如果说注释的“以鲁注鲁”,是为读者探索鲁迅小说设置地图和路标,那么点评的“以鲁注鲁”,则是带领读者踏进文本腹地的秘密丛林, 深入追踪鲁迅文学艺术的内在思想脉络。
图片
以小说《明天》的点评来看,评注者首先引用周作人《鲁迅小说里的人物》 的说法,交待鲁迅创作这篇小说的动机,可能是导源于“心里想念着六岁时因肺炎死亡的四弟”。其次,引出鲁迅多篇文章中关于疾病的书写,如《狂人日记》《药》《父亲的病》《“这也是生活”……》《死》《病后杂谈》等,并转接到鲁迅关于中西医的态度,谈及《藤野先生》与《论照相之类》等篇章。由《明天》中宝儿的病,勾连起鲁迅与疾病、医学的深层关系,导引读者感知近代西洋科学传入中国的过程。这种就某一话题切入,点染开来的“专题”式评论,比细致周全的小说专论,更能为读者带来启思。
再看小说《社戏》的点评, 这篇评论有两个切入点。第一个切入点,是“鲁迅与戏剧”的关系,评注者由“社戏”而转到鲁迅对“京剧”的态度,继而对比 鲁迅的两种戏剧体验。鲁迅与梅兰芳皆为名人,鲁迅怎样看待梅兰芳,一般读者都会感到好奇。评论通过《略论梅兰芳及其他(上)》这篇文章,以及鲁迅致姚克的信,将戏剧论题自然延展到鲁迅对民间艺术形式宫廷化的批评上。评论的第二个切入点,是《社戏》的结尾, 作为《呐喊》集中的最后一篇,这个结尾不只是小说的尾声,更有点文集尾声的意味。黄乔生指出,从《狂人日记》到《社戏》, “鲁迅已经不是在‘呐喊’,而是更温情,更怀旧,更浪漫 ”,《社戏》导引出了《朝花夕拾》的各篇回忆。 令人惋惜的是,就在《社戏》写成几个月后, 鲁迅和周作人的兄弟失和事件突然发生,《社戏》中牧歌式的生活不复再有,鲁迅陷入深深的痛苦,《彷徨》和《野草》的写作序幕拉开。这种站在“大视野”中的评论,从小细节出发,点明鲁迅作品间相互促发的复杂关联,不仅帮助读者理清历史的走向与纹理,让其在阅读中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中”,收获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经典于反复阅读中生成,情感于文化记忆中传递。百年沧桑,时移世易,作为一款经典再版单行本,“评注插图本”在图、注、评三个维度,精心体察鲁迅 思想品味,努力将之复原给先生心目中的大众。在经典传播的道路上,评注者黄乔生此前已有《鲁迅图传》(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版)、《鲁迅日历》(商务印书馆2018年版)、《鲁迅影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版)、《鲁迅家书》(大有书局2021年版)、《鲁迅像传》(三联书店2022年版)、《<阿 Q 正传>笺注》(商务印书馆2022年版)等成功尝试,“评注插图本”可以说是他普及鲁迅经典的又一次创造性尝试。
  作者:张素丽
文:张素丽编辑:袁琭璐责任编辑:朱自奋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