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上海解放75周年,杂技剧《战上海》再度奏响时代颂歌

红色主题杂技剧《战上海》今明两天,第六次回归上海文化广场,以饱蘸革命大无畏精神的情感与奉献精神,融入高难度杂技形式且形成具有叙事性的剧目,展现革命志士和解放军战士追求理想、追求真理、追求光明的信仰与理想。
图片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5月27日也是上海解放75周年纪念日,值此薪火相传之际,杂技剧《战上海》再次将观众拉回75年前的解放前夕,以杂技之语汇重温信仰的力量;以崭新的杂技艺术语言、创新的表现手法,兼容现代简约的审美呈现,再现上海解放这段战争史上的奇迹,用青春和热血奏响了一曲英雄主义赞歌。
自2019年起,六年来文化广场曾多次上演《战上海》。全剧展现了一个个有筋骨、有血肉、有温度的革命故事,由“序、血战外围、负隅顽抗、智取情报、暗巷逐斗、青春誓约、铁骨攻坚、雨夜飞渡、迎接黎明、尾声”8个篇章构成,真实展现了解放军在解放上海战役中的壮烈场景,呈现了地下党组织为保护发电厂等重要城市设施,粉碎敌人阴谋的场面……
图片
剧中,女主人公白兰为粉碎敌人破坏电厂的阴谋,根据上级指示智取情报后与敌特巧妙周旋,成功将情报送至解放军前线指挥部。在接到白兰送出的情报后,指挥部派遣男主人公江华率领突击队强渡苏州河,奇袭发电厂;白兰和江华这对大学时期的恋人在保卫电厂的战斗中再一次相逢并并肩战斗。“生命于他们本是一首长长的歌曲,却戛然而止在黎明前,但那些滚烫的迸溅的音符落在了大地上,一年年回响不息……”
《战上海》以小见大的叙事手法,以小人物见大情怀,从小切口展大格局,高度契合解放上海战役的过程,将革命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不仅充分展现了杂技惊险、刺激、柔美的本体特质,更能够观赏到现代戏剧表演元素,以独特的舞台艺术形式,向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努力奋斗的英雄致敬。
图片
杂技剧演员以超越人体极限的动作展开表演,运用杂技语汇传递情感。而作为海派杂技对红色主题作品的首次探索,《战上海》不仅为红色文艺作品的表现形式作出了突破性的拓展,也对传统海派杂技展开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剧中的20个精品节目涵盖了杂技、魔术、滑稽、驯兽等表演样式,创造了9种全新的表现形式,充分挖掘了以杂技进行红色叙事的丰富可能性,这在中国杂技剧史上是开先河之举。
《战上海》已在全国30多个城市进行展演、巡演及线上展演超百场,观看人数近500万人次,受邀参加第4届中国杂技艺术节开幕演出、第21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演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第13届中国艺术节等重要活动及节庆演出, 荣获了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评选的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图片
今年2月,上海杂技团和上海市马戏学校继《战上海》后的又一力作——杂技剧《天山雪》也在文化广场亮相。自《战上海》以来,杂技演员已习惯于在杂技技巧表演中带入恰如其分的戏剧表演,创作演出的磨砺让他们有了“舞台感”,而《天山雪》进一步让观众看到,因为持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古老的杂技艺术正在迈入新的进程。
(新民晚报记者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