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数达1704种!南京长江新济洲“大家庭”持续扩容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魏元 记者 杨晓冬)在第24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即将到来之际,5月20日,南京江宁举办“展现生态之美 弘扬长江文化”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活动。活动现场,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发布生物多样性成果,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内各类生物资源共有1704 种,黑鹳、红尾歌鸲、小白额雁等新物种不断前来“报到”,新济洲“大家庭”成员持续扩容。
图片
夏日的新济洲,草长花开,生机盎然,随处可见“人退绿意生,鱼鸟结伴归”的美好画面。据了解,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于2016年8月获评南京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也是我国首个长江洲滩型湿地公园。2000年底,江宁区对新济洲进行“生态移民”。如今,岛上的“新居民”越来越多。2024年,岛上新增黑鹳、红尾歌鸲、小白额雁等鸟类物种,记录东方白鹳数量124只、小天鹅数量超300只、花脸鸭数量达25580只,新济洲“大家庭”成员持续扩容。
图片
截至目前,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内各类生物资源共有1704 种。其中,维管植物584 种;昆虫404 种;水生生物436 种,其中鱼类38 种,浮游植物256种,浮游动物87种,底栖动物55种;陆生脊椎动物280 种,其中两栖爬行类37种,鸟类224 种,兽类19种。
19.08公里的长江岸线,一江碧水向东流。作为“长江入苏第一站”,江宁区因地制宜,生动作答“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这一时代课题。南京文投集团依托长江云平台基座,系统梳理江宁段各类文化资源,文保、名人、非遗、红色文化、乡村文化、文化场馆等专题数据全部“上云”,可视化展现全区291处长江文化资源点位详情,形成江宁长江文化地标“云上一张图”,重点打造了新济洲湿地公园地标产品。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江宁段的正式上线,让大家云端访问“长江入苏最美门户”,共同体验“诗画江宁,云上长江”。
图片
除此之外,活动现场,江宁传媒集团还发布了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公益生态研学项目。项目打造体验式精品线路,走访新济洲湿地公园摆渡码头、生物多样性展馆等地,通过探寻新济洲浮游生物的“微观世界”、进行生物大搜索、为鸟筑巢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从不同的维度了解湿地,提高生态与环保意识。
图片
同时,“云游新济洲”小程序也于当天正式上线。记者了解到,该小程序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解锁多种特色功能,使游客实现第一视角“入画”新济洲,邂逅湿地中的动植物精灵,体验湿地之美,探索森林之趣。
(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