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形势不佳,香港该不该给公务员涨工资?特区高官:要考虑公务员士气

图片
据香港媒体报道,香港薪酬趋势调查委员会(薪趋会)日前举行记者会,公布2024年薪酬趋势调查初步结果,以此作为公务员薪酬调整的参考。
特区政府公务员事务局常任秘书长梁卓文表示,在决定年度公务员薪酬调整时,会全面并充分考虑所有相关因素,包括香港经济状况、生活费用变动、特区政府财政状况,以及公务员士气等。
初步调查结果显示,高、中、低三层公务员的薪酬趋势总指标分别为5.05%、5.35%和6.63%,扣减递增薪额后,高、中、低层的净增指标分别为4.01%、4.32%和5.47%。其中低级公务员的调薪幅度最高,创1998年以来新高。
薪趋会将在5月22日确认结果后,向特区政府提交调查结果。薪趋会是一个独立于政府的组织,每年进行公务员薪酬趋势调查并向特区政府提供建议。
当然,这些数据只是建议。薪趋会主席李律仁表示,按照既定做法,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会考虑所有因素后,就2024至2025年度公务员薪酬调整作出决定。
图片
对于特区公务员涨薪声,香港社会上出现多种不同声音。
多个香港公务员团体支持“加薪”。他们认为,“薪酬趋势调查能准确反映市场不同阶层薪酬的变动,港府应该尊重机制,按净指标加薪。”“希望当局按照净指标加足薪酬。近年当局招聘低层公务员有难度,如果不相应地调高薪酬,将难与私营部门竞争。”
反对者认为,目前特区政府面临财政赤字,公务员不应该此时加薪,反而要考虑全面冻薪或减薪。
有学者不认同“薪酬趋势净指标”的真实性,“近年香港经济欠佳,部分私人企业甚至冻薪。薪酬趋势调查委员会今年公布的数据有点偏高,脱离现实情况。”
也有反对声音认为,公务员薪酬给港府形成过重的财政压力。目前港府问责官员的薪酬几乎一骑绝尘。行政长官月薪45.22万港元,政务司司长超40万港元,财政司司长接近39万港元……即便是普通公务员薪酬水平,在全球范围内也算领先,加之数量庞大的公务员队伍,港府公务员薪资总额占政府支出比重偏高。
图片
就有市民认为,既然当局认为市民社会福祉开支可以削减,那么就没理由认为公务员薪酬不能动;如果说减薪会打击公务员士气,那么削减社福开支一样会打击人心,港府不能“厚公仆、薄市民”。
还有一种声音呼吁,只减塔尖的高级官员薪水。而这样的做法,也有先例。
2002年10月,时任特首董建华宣布问责官员跟随公务员减薪,是香港回归以来第一次高官减薪。2003年非典疫情影响香港经济,董建华决定高级官员减薪一成。2009年金融危机,时任特首曾荫权及33名政治任命官员自愿减薪5.38%。 
最近一次减薪是2020年,时任特首林郑月娥宣布全体司局长及特首办主任减薪一成,为期一年,以示与市民共度时艰,此举减少政府开支940万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