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鹿邑|兼具人文传统与自然禀赋的美酒产地

图片
执笔 | 百晓生
编辑 | 古利特
天上“鹿邑星”,地上“鹿邑城”。鹿邑古时因为“麋鹿甚多,常闻鹿鸣”,故名鹿邑。
作为河南东部的历史名城,鹿邑被誉为“中国老子文化之乡”,不仅是中国道教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酒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图片
老子与孔子曾在此聚饮
《诗经·豳风·七月》记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早在5000多年前,鹿邑先辈们以新谷新稻为原料,通过冬酿春熟的方式,掌握了酿造美酒的技艺。
图片
在如今鹿邑长子口墓文化遗址,考古学家挖掘出48件酒器,包括樽、角、槲、觥、壶、斗和桷等11种盛酒器、温酒器具。
公元前五百多年前,老子诞生于鹿邑。老子的酒量极大,饮可百觚。
老子认为:“天乃道,道乃久。”他把饮酒与侍奉国君、孝顺双亲、婚丧嫁娶看成同种重要的事情,非常讲究酒具的美观、饮酒的仪式感,最终把饮酒变成富含哲学思想的文化符号。
图片
公元前518年,孔子周游列国,中途拜见老子。老子设下酒宴接风。席间,孔子借着酒意表达人生不得志的困惑。老子劝解孔子顺其自然,传递出“清净自正、无为自化”、“无为而不为”等哲学思想。
酒醒后的孔子悟出“唯酒无量,不及乱”的处事箴言,随后飘然而去。
经过老子与孔子两位圣人的演绎,酒在华夏文明中,逐渐成为催动人灵感的力量、唤醒人精神的琼浆玉液。
图片
袁宏道在《觞政·八之祭》中指出,孔子与老子在鹿邑醉酒对中国酒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凡饮必祭所始,礼也。今祀先父曰酒圣。‘夫无量不及乱’,觞之祖也,是为饮宗”。
伴随着两位圣人的注解,鹿邑酒在中国酒文化史,甚至中国文化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鹿邑乡志》记载,先后有汉桓帝、魏文帝、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梁太祖、宋真宗、宋徽宗等八位皇帝驾幸鹿邑,帝王用鹿邑美酒祭祀老子,给整个华夏书写出绵绵不绝的酒文化。
图片
苏东坡、欧阳修等文人墨客也曾到鹿邑朝圣。欧阳修更是以"吾州仍得治仙乡"为荣,并希望自己能"终老仙乡作醉乡"。
图片
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到鹿邑朝圣老子,促进了中国文化交流,而他们的故事也成为传播鹿邑酒业的珍贵名片,并藉此造就了以宋河酒业为代表的众多名优品牌。
图片
黄淮名酒带上的佳酿之地
放眼整个神州大地,奔流到海的黄河一直以狂放桀骜著称。
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开始,黄河犹如一条蜿蜒的巨龙千里奔行,跨过高原、山地,越过丘陵和平原,一直奔腾到大海。
图片
相比之下,发源于河南桐柏山的淮河则要温顺许多。
淮河自西向东,流经河南、安徽、江苏,所经之地多为平原,造就了“淮流顺轨,畅出云梯”的美誉。
在桀骜与温顺的两河之间,即黄河下游以南、淮河以北的广袤水土,造物主用鬼斧神工造就了黄淮名酒带,相继诞生了宿迁、亳州等闻名世界的优质产区。
图片
作为黄淮名酒带的中心区域,鹿邑毗邻亳州,拥有气、水、土等酿造白酒的先天优势。
鹿邑的土壤由黄河历经亿万年冲积而成,土层深厚,土壤中有机物含量高。再加上鹿邑属于温带半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77.4小时,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4.4度,平均降水量为755.2亳米,平均无霜期为226天,适合粮食种植,也是有名的粮仓。
图片
鹿邑产的冬小麦颗粒饱满,淀粉、蛋白质、氨基酸含量高,是全国各大名优酒企用于制作酒曲的重要原料。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鹿邑酒企依托本地优质原粮,为酿造高品质白酒打下基础。
依托黄河与淮河的哺育,鹿邑境内有涡河、惠济河等13条较大河流,河水经过沉淀后,水的硬度较低,富含人体所需多种有益成分,是酿造高品质酒不可多得的原料。
图片
在地理上,鹿邑地势平坦、低缓,西北高、东南低,形成一个类似于“盆地”的小地理环境:空气流通稳定,气候湿度常恒,是微生物环境难得的“豪宅”。
研究表明,鹿邑空气中富含200多种微生物群,在高温高湿的伏天制酒,特别有利于霉菌、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繁衍。
图片
鹿邑酒企依托鹿邑绝佳的风土,酿造的白酒柔和细腻、浓香纯正、醇厚丝滑,曾在全国第五届评酒会上跻身全国十七大名酒之列的宋河粮液就是其中的代表。今年4月,宋河酒业重启鹿邑大曲品牌,一口气推出4款新品,主攻高线光瓶酒市场。
图片
2022年,河南省政府印发的《河南省酒业振兴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明确提出:到2025年,省产白酒销售规模达到260亿元,并为河南头部酒企制定了明确的目标任务。豫酒振兴进入“2.0阶段”。
作为豫酒振兴的重要力量之一,鹿邑可以充分挖掘好老子故里、中国酒文化重要发源地这些故事,站在中国白酒文化的高位,同时利用好黄淮名酒带这张名牌,定然可以通过文化与品质征服消费者,为中国酒业发展打造多样化的生态系统。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