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删删了写……很多人毕业后不会写文章了?

你有没有写文章落笔时“抓耳挠腮”,总感觉缺了料,写了删,删了写,总不满意的经历?
有没有写完一篇文章,语言优美却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问题?这些,人民日报山东分社记者李蕊都经历过。
今天,由她和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写作小心得。写作时,如何才能备“好粮”,酝“佳酿”?
1.建立自己的“写作线索库”
写作如酿酒,前期需精心细选,备得好粮,此为基础;后期得细心酝酿精心调制,这是关键,二者缺一不可。
2.避免把有价值的素材看小、看浅
避免把有价值的素材看小、看浅,在此基础上还得善于观察,养成捕捉细节的好习惯。
3.学会纠正自己的写作思路
下笔之前需要知道哪个部分写什么,对自己的文章有一个构思;要先把框架搭清楚,有一个清晰的逻辑再去落笔,事半功倍。
4.把印象最深刻的事写实写透
要体现一个主题,一个人物的精神,不是靠罗列故事、陈列一堆案例,而应抓住重点,写透写活最为闪亮的片段。
5.将语言打磨当成一种乐趣
多加雕琢,寻求更优的表达方式。将语言打磨当成一种乐趣,力求做到短小精炼,精益求精。
《人民日报写作课》由人民日报社资深记者编辑主讲,将文章从立题、采写、修改到最终出炉整个过程掰开揉碎,手把手教大家“精选料”“慢熬汤”“烹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