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老人丨老贵阳的载客马车

《黔故续谈》由贵州省文史研究馆编辑出版,本书由馆长冯楠担任主编,馆员陈福桐、张彦夫担任副主编,杨祖恺、许国珩等参加编辑。本书从不同侧面记述了近百年贵州社会历史事件、风云人物、英贤轶闻趣事,以及地方民族风情、历史名胜古迹等。编辑中,突出笔记文学所具有的野史杂说的特点和地方特色,务求史科翔实,文风简约,生动活泼,对近现代史聊补缺闻。
图片
老贵阳的载客马车
何静梧
倘若要对40年代的贵阳作素描,那么,街上飞驰而过的载客马车是富有地方特色的筑城一景。
那是一种双马或三马拖的有蓬马车,马大多矮而精悍,个头不大,爬坡力很强。马头挂有两条红布,祈求吉祥、鸿运;马屁股后拴有麻布兜兜,马粪就落入兜内。有蓬的车身里有三排座位,一般可坐6人(连赶车人在内),宽的可坐9人。车身两侧有方窗,无玻璃,仅以麻布遮住。
坐马车别有一番滋味。马车起步后,窗上麻布被风掀起,热天通风凉快,冷天寒风刺骨。马车行驶,风驰电掣,到也潇洒愉快。颠簸时,头碰顶蓬撞痛则是常事。坐马车最怕雨天下坡,当时从六广门至铜像台(今喷水池)都是下坡,雨天块石路面很滑,稍不小心马跪人扑,后面坐的压着前面坐的,会吓出一身冷汗。
贵阳城区马车兴盛于1946年至1947年,衰败于1949年。原来是载客的马车行驶城外,人力车行驶城内。1946年8月,贵阳市政府决定,整顿检验人力车,准备三年内全部取消。这样,载客马车乘机入城抢生意,当局干脆规定入城马车要装车身,并颁发入城行驶证。于是,从六广门、威西门、红边门、大西门至大十字、大南门,都有了载客马车行驶。
马车行驶采用分段收费,六广门、永乐里口、黔灵西路口、铜像台、大十字、大南门等地都设有站。当时正值将中华路改修成块石路面,人力车主、马车车主纷纷捐款,结果是人力车依然存在,马车行驶也合法,两者皆成贵阳城区主要交通工具。
初时,乘马车不贵,每位每段法币200元,后涨到300元。1948年3月,涨到1500元。后来,由于发行金元券、银元券,货币贬值,马车收费改用银元计价。1946年6月,暴涨为每位每段银元3分,从威西门至大十字收费6分,相当于猪肉10两(16两为1斤)或白米1升半(折合今天3斤半多)。乘客敢于问津者日少,只能望车兴叹,筑城交通顿感不便。
(来源:贵州省文史研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