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三地七县区税企签订协议 共同服务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

图片
到企业调研。达州市税务局供图
图片
企业代表分享企业发展情况。达州市税务局供图
图片
签订协议现场。达州市税务局供图
图片
现场致辞。达州市税务局供图
图片
达州市税务局二级高级主办李忠强讲话。达州市税务局供图
“感谢税务部门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产品展播机会、搭建了这样一个交流沟通平台、签订了这样一个税收服务协议,帮助我们拓宽了视野,密切了联系,延伸了产业链条,为以后打通销售渠道奠定了坚实基础。”参加此次会议的重庆澳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晓鸿在产品推介会上由衷说道。
5月16日至17日,税收服务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第二次联席会议在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举行,来自重庆市梁平区、长寿区、垫江县,四川省邻水县、达州市达川区、大竹县、开江县的三地七县区税务部门和14家涉农企业代表正式签订了《税收服务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合作框架协议》。达川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龙忠诚到会致辞,四川文理学院教授、正高级会计师晚常青现场授课,达州市税务局二级高级主办李忠强到会指导。
此次会议是为进一步推动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打造区域协作高水平样板而召开的一次跨区域税收合作会议。会议旨在通过加强工作联动,发挥税收职能,搭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产业联盟平台,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整体配套,合力打通跨三地产业链,促进产业发展协同化、征管服务一体化,助力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发展。
据了解,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地处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交汇点,占地约7200平方公里,辐射人口600多万,2023年GDP总量超3300亿元。该区域绿色资源富集、历史文化深厚、产业基础较好,是成渝地区重要的“米袋子”“菜篮子”“果园子”。
现场会上,来自农业开发、食品加工、农产品种植、渔业养殖等领域的14家企业代表分别作了产品推介,深度拓宽市场,促进供需对接。三地七县区税务部门与企业代表围绕税收服务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在加强川渝毗邻区域征管合作、共创共建共享、促进品牌融合、打造文旅精品等方面达成了一致共识,正式签订《框架协议》。《框架协议》主要围绕合作目标、合作原则、合作内容、争议解决四个方面分别对税务方、企业方明确了职责、确定了任务。
“这个《框架协议》既加强了税企之间的合作交流,又明确了双方的责任义务,有利于拓展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发展空间,打造绿色税收营商环境,搭建绿色产业体系,形成产业互补、文旅共通、服务共享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共同助推区域协同发展。”达州市达川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向然介绍。
四川文理学院教授、正高级会计师晚常青围绕税收服务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的背景、作用、建议等三个维度进行了精彩授课。他建议,探索建立财政协同投入、成本共担、税收分享等利益共享机制和项目跨区域一体化管理服务机制,统筹招商引资政策,共同开放人力资源市场,强化人才流动、吸引、创业等政策协同,推动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七县区相向发展、协同发展。
“此次《框架协议》的签订,为川渝三地七县区绿色产业的深度交流合作搭建了更深桥梁,为推动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龙忠诚在致辞中表示。
与会人员还现场考察了四川丹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达州市帝源家庭农场等农业企业,通过听取情况介绍、现场观摩、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等方式,详细了解涉农企业在生产、加工、销售、运输、运营等方面情况。
同心圆最美,同行路好走。李忠强表示,三地七县区税务部门将以此为契机,立足税收职能定位,持续深化各领域协同、全方位合作,进一步唱好“双城记”、当好“生力军”,合力构建“多方共治”的协税机制、落实“多策组合”的税收优惠、完善“多措并举”的服务体系,让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纳税人缴费人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张兆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