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伐克的“大脑袋”自行迫击炮面世,自力更生性能不错

据armyrecognition网站2024年5月15日报道,在5月14日至16日在斯洛伐克举行的布拉迪斯拉发国际防务展览会IDEB期间,巴尔干地区的各国国防工业纷纷展出了自己的拳头产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斯洛伐克ZTSŠpecial公司正在展示与其子公司Konstrukta防务合作开发的最新自行迫击炮-----120毫米AM120型自行迫击炮。这种自行迫击炮的炮塔非常大,一口气装60发备弹,炮管却非常短,看起来挺滑稽。
图片
图片
ZTS Špecial/ZTS-SPECIAL公司是斯洛伐克国防工业的主要参与者,专门从事先进武器装备和深钻工具等民用金属设备的开发和制造,拥有70多年的军用装备生产经验。该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ZTS Dubnicanad Vahom国有公司转型过程的产物,最早可追溯到1937年杜布尼卡枪支生产厂。该公司的产品线包括制造口径范围从30毫米到155毫米的炮管和火炮。该公司生产的国防产品包括:DVK-30遥控武器站;2A42型30毫米自动炮;2A28型73毫米火炮;D-10型100毫米坦克炮;T-72坦克的2A46和2A46MS型125毫米坦克炮;配DANA的152毫米加农炮;配ZUZANA2000型的45倍口径155毫米火炮;配ZUZANA2的52倍口径155毫米火炮;98毫米和120毫米迫击炮,除此之外,该公司也生产和供应坦克、运输车和火炮武器系统的最终产品。
图片
图片
图片
有趣的是斯洛伐克之前曾装备过自行迫击炮,不过是履带式底盘的。八十年代后半期,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军(CSLA)将PRAM-L型牵引迫击炮安装到了苏联授权捷克生产的BVP-1步兵战车加长底盘上,从而生产出了PRAM-S自行迫击炮。该车的战斗重量接近16吨,配220千瓦柴油水冷六缸发动机,最大公路速度63千米/小时。越野速度30千米/小时,水上速度7.4千米/小时。最大坡度为35°,可跨越2.5米壕沟和0.7米垂直障碍物,续航里程550千米。该底盘配备的120毫米迫击炮采用后部自动装弹装置,从军到射击位置的转变只需要不到一分钟。当用迫击炮射击时,还需要观察车辆相对于水平面的最大横向和纵向倾斜度,最大为5°。炮管俯仰角度为40°至80°,左右两侧各15°。射程504-8036米。射速18到20发/分,备弹80发,其中21枚在装弹输送机中,其余59枚在位于战斗区域后部两侧的两个容器中。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而本次AM-120迫击炮由ZTS-ŠPECIÁL公司开发,并由斯洛伐克共和国国防部提供财政资助。该项目确认费用总额为488,002.40欧元,其中部委补贴为170,800.84欧元。该开发项目于2022年1月正式启动,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20mm迫击炮、俯仰机构、装药机的开发和生产;开发和生产60至80发备弹的输弹机;开发和生产带有备用操作员控制舱的部分装甲炮塔;组装和射击测试。该开发计划于2023年最后一个季度达到顶峰,当时在VTS ÚZáhorie靶场进行了100至200枚炮弹的发射测试,验证了AM-120原型自动迫击炮及其内置于炮塔中的组件的功能(扎霍里军事技术和测试研究所)。迫击炮安装在底盘框架上。
图片
图片
120mmAM120自行迫击炮采用捷克神剑军事公司提供的Tatra815-7型6x6底盘,从其轮胎布局来看,应该采用的是T 815-7M3RB1 6X6.1R底盘。这种底盘长7.76米,宽2.5米,离地间隙410毫米,空重15.01吨,最大有效载荷12.99吨,最大有效载荷28吨,安装一台296马力Cummins ISLe 375水冷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和Allison3200系列6速全自动变速箱,最高速度105千米/时,可跨越1米壕沟和0.6米垂直台阶,涉水1.2米,续航里程约500千米。
图片
图片
AM120自行迫击炮的缩写“AM”代表自动迫击炮,“120”指迫击炮口径。该车在底盘后部配有捷克Czechoslovak Group公司研制的PumaL2Long装甲炮塔,整合了斯洛伐克Kerametal公司Lansys火控系统。自动炮塔可以安装在各种类型的底盘上,并从卡车的驾驶室进行远程控制。炮塔内还有一个备用操作员站,这个设计和捷克神剑公司的DITA自行火炮的炮塔设计倒是很相似。该炮塔的炮管俯仰范围为40°至80°,可360°环射,最小射程为504米,最大射程为8.6千米,其弹药舱可容纳60发炮弹,射速为每分钟18-20发。从其性能来看,这炮还是PRAM-L型迫击炮的基础,在其他方面进行改造。该炮可以打了就跑,火炮行军转换时间也很短,在俄乌战场上俄罗斯反炮兵火力反应时间约为三分钟,该车可以在这之前就撤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ZTS-ŠPECIÁL公司宣称这款火炮性能先进,价格极具吸引力,仅需15-200万欧元,这一定价为巴尔干国家以及欧洲和亚洲国防预算有限的其他国家打开了购买前景,主要还是瞄准斯洛伐克和捷克军队的换装。但这款系统做的实在是有点臃肿,炮塔过大,也很难移植到其他的装甲底盘上去,还会面临周边多种成熟紧凑系统的竞争,也是挺难的了!
图片
取材网络,谨慎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