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活动阵地信息化系统“智变”服务履职“质变”

近年来,昆明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人大代表活动阵地信息化建设,把数字赋能,提升人大履职实效作为推动人大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代表活动阵地建设数字化、智能化、专业化,进一步拓宽了代表履职的广度和深度,实现联系沟通“零距离”,履职服务“全天候”,全面提升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人大常委会机关服务人大代表工作实效,让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共享信息化建设成果。
数字赋能,拓展人大代表履职渠道
经过多年的拓展与创新,全市在2019年实现了代表活动阵地建设的“八有”(即,有固定场所、有统一牌匾、有工作制度、有办公设备、有工作台账、有代表信息公示栏、有活动成效、有网络平台)标准。特别是在“昆明市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上建立与实体代表活动阵地相对应的“网上代表工作站”,方便群众通过网上代表工作站全天候联系代表,保障代表经常性、广泛性地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实现了“网络平台建设”大变样,充分体现了昆明地方特色,进一步推进联系群众工作网络化。
2021年4月,昆明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代表活动阵地在线调研。设在市人大常委会市级代表工作站内的在线调研现场,通过设置在各个代表活动阵地的可移动摄像头,一边听取基层的工作汇报,一边全方位、直观清晰地察看了解示范点布局和规范化建设情况。网上代表工作站打通了“线上+线下”联动履职最后一公里,成为全市代表活动阵地建设的一大特色亮点。
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依托网上代表工作站开展“昆明市人大代表活动阵地排名竞赛”,把活动预告、工作动态、提出建议、开展活动等内容作为“活跃度”动态指标,制定严谨规范的竞赛流程,进行科学的分值测评,制作成“昆明市人大代表活动阵地排名竞赛”公示榜,适时在昆明市人大代表网上工作站发布。通过排名竞赛,进一步规范人大代表活动阵地的建设,激发代表履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系统“智变”,提高人大代表履职实效
在信息化建设的推动下,昆明市人大代表活动阵地实现了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1255个代表活动阵地,并对应建立了1255个网上代表工作站。这些网络阵地不仅为人大代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履职平台,也为群众反映问题、提出建议提供了便捷的渠道。全覆盖建成代表活动阵地以来,共组织代表活动24783次,参加代表116258人次,接待和走访群众190936人次,收到反映的问题46860个,形成议案建议11471件,促进有关部门解决问题15473件。
通过人大代表活动阵地平台,昆明市基本形成各级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网络格局,部分县(市)区已采用信息化管理方式邀请区域内的五级人大代表入驻当地的代表活动阵地,截至目前,已有6196名五级人大代表入驻,其中包括1名全国代表、51名省代表、327名市代表、2879名县区代表和3221名乡镇代表。不但方便各级人大代表就近就地联系人民群众,也极大促进上下级代表之间的互联互通,保证全市各级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工作的顺利开展。
专业辐射,探索人大代表履职创新
昆明市不断巩固代表活动阵地建设成果,积极探索代表活动阵地作用发挥的新模式、新途径和新方法,进一步拓展功能、挖掘特色、提升效能,打造升级版代表活动阵地,体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从2021年起,以五华区为主要试点,在坚持全覆盖和规范化建设“家”“站”“室”代表活动阵地的基础上,探索专业代表工作站建设。目前,全市建成的78个覆盖产业发展、文化旅游、生态环保、乡村振兴、大健康、社会治理、民族团结、法律服务等领域的专业人大代表工作站及相对应的网上专业代表工作站,初步形成了地域编组工作站和专业功能工作站、“线下”专业功能工作站与“线上”专业功能工作站相辅相成、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昆明市人大常委会致力于将代表活动阵地建成制度宣传的阵地、工作展示的平台、反映民意的窗口、联系群众的桥梁和解决问题的枢纽。人大代表活动阵地信息化,打通了代表听民意解民忧的最后一公里,昆明市的代表工作逐步形成了“互联网+人大”的新格局。用现代科技手段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促进代表履职尽责,为人民代表,为人民造福。(昆明信息港 记者任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