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24年生物多样性典型案例】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褐马鸡重要栖息地的保护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
在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来临之际,为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展示我省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成就,提升公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和水平,山西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开展了生物多样性典型案例征集活动。这些案例充分体现了我省在生物多样性空间保护、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公众参与共建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5月18日起,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微信公众号将对部分典型案例予以宣传推广。
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褐马鸡重要栖息地的保护
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吕梁山脉南端,位于蒲县、隰县交界处,总面积20617.3公顷。五鹿山保护区山高林密,气候温润,森林植被保存完好,是同纬度地区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的区域,为华北地区的“物种宝库”。五鹿山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之一褐马鸡,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鸟类,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它和大熊猫、朱鹮一样,是我国的“国宝”。
图片
五鹿山保护区在褐马鸡保护方面作出了诸多努力。近年来监测研究发现,褐马鸡典型栖息地不只限于吕梁山脉北中段高山的芦芽山、庞泉沟地区。这些保护区森林以华北落叶松、云杉针叶林为主,而在五鹿山的针阔混交林里,同样遍布着褐马鸡的踪迹,是褐马鸡又一类型典型栖息地。据统计,五鹿山保护区内共有褐马鸡1200只~1800只左右。
图片
一是加强保护区建设与管理。采取封山禁牧、禁猎禁采等措施,减少人为活动对褐马鸡栖息地的干扰和破坏。同时,加强重点区域的巡护管理,确保褐马鸡及其栖息地的安全。
图片
二是生态修复与改善。针对过去因人类活动导致的森林破坏问题,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工作,恢复山地森林的植被覆盖,为褐马鸡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同时,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褐马鸡的生活质量。
图片
三是科学研究与监测。通过红外相机监测、样线调查等方法,对褐马鸡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了解其生活习性、繁殖规律等,为制定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提供依据。同时,加强对褐马鸡种群数量的监测和调查,及时掌握种群动态,为制定和调整保护策略提供参考。
图片
四是加强宣传与教育。通过举办宣传活动、制作宣传材料、开展研学活动、组织参观科普宣教馆等方式,提高公众对褐马鸡及其栖息地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培养公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让更多人参与到褐马鸡栖息地的保护中来。
图片
褐马鸡栖息地的保护需要政府、科研机构、保护区管理机构以及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只有采取综合性、多层次的保护措施,才能确保褐马鸡栖息地的安全和稳定,为这一珍稀物种的生存和繁衍提供有力保障。
编辑: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