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爱民:致敬“无语良师”,建设人脑组织库,存下未来的希望

大脑是如何运转的?意识是如何产生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抑郁症、精神分裂症、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等疾病的发病机制,难以全部破解和治疗的原因是什么?
包爱民
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教授
国家健康和疾病人脑组织资源库常务副主任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应激神经生物学分会委员
浙江省神经科学学会理事
大家好我是包爱民,我来自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m我同时也是国家健康和疾病人脑组织资源库的一位建设者。
图片
我们人脑是如何运作的?我们的意识是如何产生的?我们是不是只用了10%的大脑?还有人和人之间为什么如此不同?
这些显然都需要通过针对人脑的研究才能够揭秘。还有我们更关注的就是大脑的疾病,大家知道目前像抑郁症,精神分裂症,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渐冻症等等,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或者说是药物,而究其原因是我们现在对这些疾病,病因还没有完全阐明。
图片
而研究这些疾病,显然需要研究人脑本身,这是为什么?大家看左边这幅图,这只是一个大脑里面的示意图,我们大脑中大约有800亿或者是1,000亿数量不等的神经元,更不要说神经元之间还有其他的一些细胞,我们称之为胶质细胞,这个数量可以是等倍的,甚至数倍于神经元,所以这是一个浩瀚的数量,而大家看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有这种长长的纤维,我们也称之为神经突起相连,所以它形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网络结构,这样的纤维长度,在成人大脑里大约有10万公里。
图片
由于每一个大脑都不一样,但是我们大家得了同样的疾病的话,当然有我们的共性,但是也要找出其中的个性。今天科学家们更多的是在用实验动物,比如说大鼠、小鼠,甚至用到猴子,在研究人脑,我们必须感谢这些动物,向我们研究人脑疾病提供了很有益的启示。但是它们是完全不同的,用右下方这个漫画向大家显示,小鼠不管是在显示它失望、高兴、狂喜、害怕等等,它是没有表情的,而我们人类是有着丰富的表情,丰富的感受。上面的图也显示了人脑和鼠脑的巨大差异。
图片
还有比如说我们的帕金森病,小鼠或者大鼠我们还没有天然的看到它们得这个病,这一些动物都是我们科学家在尽力去让它们模仿1~2个症状,或者若干个人脑疾病的症状。但是它无法模拟这个疾病,从遗传开始到人类发育,包括我们在妈妈子宫里,以及出生后童年期,种种经历影响我们大脑发育,导致我们成为现在的我,包括我们是对疾病容易易感,还是对疾病有抵抗性有韧性。
大家还会说影像学越来越先进了,看得越来越清楚了。是的,大家看左边这个,现在的功能性的核磁共振,可以看清楚刚才我提到的这些环路,不同的环路,负责不同的功能,它们是哪些地方活性高了,或者活性低了,但是这样的影像无法看清楚分子的改变。
图片
另外虽然躯体很重要,给我们供氧供能,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比如说缺胳膊少腿,我可以是一个强者,只要我大脑还很坚强。
例如双脑的连体双胞胎,她的基因都完全一样,她们共用一副躯体,她们从小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也都一样,但她们说,我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因为大脑就是我们,叫我即我脑。既然即我脑,那么当我们现在这样活着的时候,你很难请脑外科医生或者科学家,把你大脑拿出来研究,一般如果能够拿出来,都是一些病变的组织,比如癫痫的组织,比如肿瘤组织,你很难知道,我们全脑发生什么变化。
图片
在过去的历史中,我们针对人脑的研究,已经让我们洞悉我们自己的很多特征。比如说在功能方面,这是1861年法国医生Broca,他发现了一位病人中风了以后,不会说话了,他心里很清楚,但是他不会说话了,所以这个叫失语症。他就在这位患者去世后,研究了他的大脑。大家看一下左侧的标红的区域,这是额叶,额叶的后方外侧裂上方有一个病损。当然不能根据一个病人的大脑,有这么一个病损,就说这个就是失语症的原因,他陆续又研究了7~8例,这样的失语症患者,都发现是这个地方,所以他发表了论文叫做《我们用左脑说话》。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这是语言区,我们为了纪念他,我们称之为Broca区。
图片
大家知道在爱因斯坦去世以后,美国的病理学家哈维博士,就自己把爱因斯坦的大脑留了下来。他做了很多爱因斯坦大脑的诊断切片,发送给世界上最优秀的神经科学家去研究。已经发现爱因斯坦大脑里,有着比常人更多的处理数字,处理空间的脑区,以及多于常人的胶质细胞。不能因一个大脑,就断定这些就是天才的标志,如果我们好奇,我们需要更多的大脑。因此大家也明白了,我们不能像过去这位哈维教授这样,悄悄摸摸的把大脑留下来,大家知道这个不符合伦理学。
图片
那么我们就要建设脑库,大家注意我们中国的翻译叫脑库,好像是一个库存的地方,但事实上它的英文就是国际通用的是Brain Bank,这是因为它的运作模式非常像一个银行。在这个概念里,就是我们的大脑,去世后的大脑存进脑银行,然后科学家就有点像向银行贷款的方式,来向脑库申请人脑研究样本。
比如我要研究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病,我需要多少例的,阿尔海默病患者的脑样本,我还需要多少例的健康对照。注意所有这样的研究都是疾病对照研究,因为要不然你不清楚这个是疾病造成的,还是它的个体特征。所以你一定要用同年龄,同性别,最好是同文化环境,同样的死亡时间,死亡季节越像越好,除了疾病之外,其他的因素匹配的越严越好。所以正常的没有脑部疾病的大脑,脑库也要收,而且一个成功的脑库,这种正常对照的数量,需要是疾病数量至少四倍以上。那么最后产生的利息是什么呢?是对疾病的了解理解,以及制作出来的药物,或者是治疗的方法。
图片
这就是我们的脑库,给大家简单的看一下,我们要做的工作,就用这五个方框显示。首先我们要收集去世后的大脑,这些大脑都有《捐献知情同意书》,他们都是我们称之为无语良师的大爱捐献者,在去世后留下大脑,然后再去火化的。还要有一个生前病史,因为请注意如果生前得过疾病,用过一些药,这很可能会影响大脑的一些特征,那么这个也需要发送给科学家,去充分考虑的。
接下来我们脑库的工作人员,就要把大脑取出,把遗体遗容遗貌修复好,要按家属的愿望是送回家,还是送到殡仪馆,继续的遗体告别乃至火化。但我们掉过头来就要处理好它,根据研究目标的不同,我们的大脑通常分两半保存,而且分脑区,因为通常不会有一个科学家说,我要整个大脑,他一般都是说我想研究额叶,我想研究海马,所以我们有冻存的 有固定的。另外我们要做好一个叫最后诊断,这个非常重要,这是最后的神经病理诊断。请注意生前的临床诊断,由于医生都是凭借自己的经验,凭借你的症状主诉,这个是有一定的误诊率,所以最后的右下方的实验室,就是一个脑库的必配实验室,它将为病理医师做好诊断切片,由病理医师打下最后诊断,以最后诊断发送科研,做到准确科研。
图片
那么建成脑库对我们有什么用吗?我举两个简单的例子,第一是国际上的一个发现,我们的脑库的老师是荷兰人脑库,他们建于1985年,他们所建立的整套国际伦理,以及整套工作的标准化流程,都是我们今天在学习的,因为我们将来希望国际化,大家一起做跨文化研究。
他们建成十年之后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有一些比如说她生下来,她是女性,她的性染色体是xx,她的整个性器官都是女性,但是她认为装错了,我一定是个男性,我一定要把自己变为男性。当然也有男变女,这个男变女,女变男,曾经我们以为都是精神分裂症。
但是事实上大家看我举的这位例子,我们的Barres教授是我们的同行,是神经科学家,他以前是Barbara Barres,然后中间这幅图是他变性,女变男变性以后,后面是他中老年期的一幅照片。
大家看图的右方,虽然是用荷兰人脑库,提供的脑样本做的科研,但它其实是一位中国当时的博士生,后面他是中国科技大学的教授,周江宁教授发现的。这个a图是异性恋男性的一个核团,大家注意上方左画了一个框,然后它的一半显示在中间这一列,红色的区域叫终纹床核,你可以不要记住它,但是你注意这个神经核团,它确定我们的性别,你认为你是男或女,不是由你的性染色体决定的,也不是你外面的性器官决定的,而是大脑决定的,这就是他们为什么一定要把它改掉。
大家看异性恋男是A,异性恋女是B,这就看出了男女是有明显差异的,大家看最下面D,男变女的,这些性别认同障碍,障碍是什么,他长了一个女性的核团,这就是他想变性的原因,这被称为1995年的世界100大发现。根据这样的发现,荷兰立刻就改变了它的法律,我们中国还有欧洲,英国等等都改变了,对这样的一个群体,我们会把他们的出生证,改为性别认同的身份。
图片
这是我们组自己的研究,是近期的一个研究,我们注意到大家都是在老年的过程中,有一群人就得了阿尔茨海默病,但还有一群人到了80岁90岁没有痴呆,头脑好使的很,什么原因呢?所以我们就建立了,死亡后的认知功能正常的这些人的队列,有男性,有女性。然后我们发现大脑一个叫内嗅皮层,这个皮层和海马很近,海马就是管我们近期记忆,并且把近期记忆,传到长期记忆去的一个脑区,内嗅皮层就在它的旁边,而且和海马一起,都是大脑中最早发生,可以导致认知功能下降的,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蛋白的区域。
所以我们就要看为什么是这个脑区?我们的初步发现很有意思,有性别差异。老太太们,如果你想在整个的衰老过程中,保持认知功能完好,你的脑区是激活的,这些人不是故意去激活的,但是它有这个特征,它的活性在不断地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它的一个性甾体,实际上这是一个脑中对神经元活性,非常重要的系统,也是在激活。那么老爷爷们就保持稳定,注意也不能往下降,至少要保持稳定,但是好像没有特别的用力,所以这是一个性别差异。因为当女性有这么一个特征的时候,事实上病理蛋白也在悄悄的累积,但是它就越不过关,向别的地方广泛传播,然后导致你认知功能下降。
我们接下来的研究是,我们要看,怎么样让一个人认知功能从好降下来的,这就是我们正在做的科研。所以有这样的死亡后的人脑组织的队列,就非常方便我们去探究这个问题,所以我们非常感谢这些捐脑者。
图片
为了解决人脑疾病,就需要科学家们去研究,疾病的人脑和对照者的大脑,因此就需要建设中国人脑库。我们应该有自己的脑库,因为我们的大脑,很可能有我们自己的遗传背景,和生活环境的特征。迄今为止我们浙江大学的,国家健康和疾病人脑组织库,已经收到了596例的全脑捐赠,已经为国内的80个课题组,提供了8,000余份研究样本,有很好的发现发表。
图片
您可能会说我们将近600例,很好,够了吗?我想告诉大家并不够,我刚才提到的荷兰,这么小的一个国家,现在已经接近8,000例。我们的建设过程中如果说遇到一些困难,其实是民众观念的一些阻碍,因为很多的老规矩就是死要完尸,即使是去火化,我也希望什么都不少。然而陈旧的观念正在改变,大家知道现在器官移植,遗体捐献,器官捐献在我们国家已经立法,它已经是合法的合规的,已经管理起来。我们的主张就是活就好好的活,快快乐乐的活。但是去世以后,如果说是火葬或者土葬,大脑就没了。如果您把大脑能够在去世后捐献出来,它应该被视为一个,对未来子孙,乃至全人类的一个贡献,用我们老百姓的话说,这就是更长久。
图片
这是我们脑库的宣传册,这里面介绍了一下联系的方式。大家看我们另外圈出来的一个注意事项,大脑是全身所有组织器官中,在去世后自融的最快的组织,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慢慢就化掉了。由于我们的脑库仅仅是为了科研,因此我们把这个时间定在12小时以内。我们脑库只负责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待命,也就是说如果发生了有人去世,他又填写过知情同意书,那么就会由他的至亲亲属,或者是他的监护人,给我们脑库打电话,我们就会立即派车去接遗体过来,到脑库取脑。最后我们会根据家属的同意,将其姓名镌刻在无语良师碑上。
图片
我们学校的校园里就有一块无语良师碑,为的是医学生,老师们,民众们和家属们能够去缅怀。所以我想用镌刻在无语良师碑上的,这样的一些话,来向大爱捐献者致敬:他们无论性别与年龄,无论平凡或卓越,他们都是传道授业的无语良师。他们虽然不言不语,却教于莘莘学子洞开生命之谜的密钥;他们虽然不言不语,却给予无数患者摆脱病魔的康复之音。
我还想致敬那些全年无休的,在等着工作的call的,中国脑库的建设者们,请注意每一个省份都有,甚至逐渐的到了每一个城市了,所以全国脑库的建设者也在齐心协力,遵循统一的工作标准,统一的诊断标准,试图尽快的解决这些人脑疾病。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