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日GDP对比,日本从美国的38%降到的15%,中国呢?

图片
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创造了高速增长的神话,大家纷纷预测中国的GDP什么时间可以超过美国,在中美差距最少的2021年,已经占到了美国的77%。
但据2024年一季度最新的数据显示,中美GDP的差距不断拉大,目前已经来到了58.9%,这是为什么呢?随着日本一季度GDP数据的公布,中日美三国GDP变化惊人,在日经指数不断创出新高,日元贬值的情况下,日本出口却暴跌了18.7%,打破经济常识的数据背后,到底暗藏着何种风险?
01.日本GDP暴跌18.7%
根据日本内阁府初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相比上个季度降低了0.5%,换算成年率的话就是整体经济下滑了2%。
图片
看似日经新高,日本房价新高,但日本经济又一次陷入了负增长的困境中,而这其中,出口方面更是降幅明显,达到了惊人的5%,换算成年率的话就是整整18.7%。
这一数据对于日本这种出口导向型的国家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也暗示着日本制造业衰落的事实。
看到这个数据,很多经济学人士都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为何?
因为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完全失灵了。
图片
日元已经贬值到这种地步了,为啥日本的出口还在继续下滑呢?
难道不是我们课本上学的货币贬值会有助于出口吗?
因为货币贬值引发出口竞争力增强,因国外购买力上升。例如,如果人民币贬值,那么中国的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就会相对降低,从而增加了出口的竞争力。
货币贬值会导致进口成本增加,因为进口商品的价格会上涨。例如,如果人民币贬值,那么进口商品的价格就会上涨,从而减少了进口的需求。
图片
货币贬值会导致出口增加,进口减少,从而减少贸易逆差,货币贬值会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从而增加就业压力。
然而,日本公布的这些数据却和我们接受的传统经济学理论完全不同,日元贬值没有致使日本出口增加,反而暴跌。
日元美元加息没有导致日经美股下跌,反而进一步创下新高,那么这么诡异的经济数据背后到底暗藏着什么玄机?
图片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我之前讲的,一切的金融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建立在强大的实业和制造业基础上的。
不重视实业和制造业,只讲求金融收割和虚拟经济的繁荣,到头来一定会反噬自己。
所以从这点讲,货币贬值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关键还是要看你的制造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
如果你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那么就算货币贬值得再厉害,也不会有人愿意买你的东西。
日本方面把一季度出口下滑主要是因为丰田汽车出现了违规问题,导致大量新车无法顺利出货,从而对出口产生了负面影响。
图片
虽然日本将出口下滑归结为单一原因,但也无法改变日本汽车产业下滑的事实。
这其中有几个很鲜明的数据:
一是中国汽车出口量2023年及2024年一季度均超过日本,位列全球第一,这不仅包括电动车,也包括燃油车。
二就是日本从中国进口了大量的汽车发动机,对,你没看错,是日本进口中国的发动机。
这一点可能打破了大多数人的认知,因为以前我们一直说中国最薄弱的环节是发动机,但现在发动机最强的日本却要从中国进口发动机,这就是现实。
图片
比如大家熟知的奇瑞,已经向全球累计出口了120万台发动机,日本的川崎重工,就一次性采购了7000台奇瑞发动机。
曾经的西方媒体扬言中国50年也造不出发动机,但现在却出口到这些曾经的燃油车生产大国,你说讽刺不讽刺?
除了出口下滑,日本的汇率也创下34年来的新低,迫使日本央行不得不花真金白银稳定日元汇率。
图片
除此之外,日本的消费也连续四个月出现负增长,上次出现这种情况,还是18年前2008年的次贷危机。
如果换算成美元,仅一季度,日本的GDP就同比大跌了约8%,近几年来,日本的GDP从美国的38.6%降到如今的15.3%,降幅达60%。
图片
2012年是90年代以后日本和美国GDP差距最小的一年,当年日本的GDP为6.27万亿美元,2023年仅剩4.2万亿美元,当年美国的GDP为16.25万亿,日本GDP约为美国的38.6%。
日本这种情况,同样地发生在了中国身上。
02.中美差距继续扩大
中国GDP占美国的GDP的比例,最高时达到77%,2022年降到70%,2023年这一比重再次下降到65%。
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的GDP仅占到美国的58.9%。
图片
你知道吗,咱们国家在1960年代的时候,和美国的GDP差距简直大得惊人。
那个时候,美国的经济总量整整是咱们的八倍啊,大概是5433亿美元左右,而咱们自己才区区597亿美元而已。
那个时候,估计没有哪个经济学家敢预测说,短短四十年后,我们的国家就能对美国形成威胁吧。
正当你以为就快到中国GDP超过美国的那几年,没想到事情竟然来了个大反转。
其实,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美国的加息政策。
图片
根据最新的数据来看,2024年第一季度,咱们国家的GDP达到了4.17万亿美元,而美国则是7.07万亿美元,也就是说,咱们的GDP只占美国的59%。
美国的媒体甚至还乐观地预测,中国的GDP永远也不可能超过美国。
而且,他们还提出了一个所谓的“70%法则”,就是说如果某个国家的GDP达到美国的70%,美国就会采取各种手段来限制它的发展,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领先地位。
图片
历史上,像日本和苏联这样的大国也都曾经遇到过这种困境。
只要一超过这个门槛,美国就会用尽各种办法来打压它们,最后都卡在了70%这个坎儿上,从此就只能沦为二流国家了。
那么,咱们中国能不能逃脱这个所谓的“70%魔咒”呢?
到了2018年,咱们的GDP已经涨到了大约68%,然后美国就开始搞出一堆动作,比如挑起贸易战、提高利率、搞技术封锁等等,想方设法要阻止咱们国家的崛起,让咱们重蹈日本和苏联的覆辙。
图片
虽然看起来好像是按照美国人的预想走的,咱们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确实慢下来了,但这主要还是因为美国加息造成的影响。
不过,我得提醒大家一下,美国的加息并不是永久性的。
这次加息已经打破了美联储好多年来的平均周期,虽然美元升值了,但美国自己也面临着很大的风险。
美国近两年来第六家破产的银行了,还有一些类似的银行,比如纽约社区银行之类的,虽然还没破产,但也是岌岌可危。
图片
这些银行大部分都是做商业地产业务的,加息导致实体经济不景气,房租飞涨,空置的商业地产让投资者们的抵押贷款违约,最后导致银行陷入破产危机。
所以中美GDP拉大的原因,并不是工业产值和制造业产值的降低,而是因为美元升值了。
如果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还是维持在6.1-6.3之间,那么中美GDP不仅没有拉大,一定程度上反而是在缩小,甚至从购买力上讲已经超越美国。
03.按购买力计算已超过
虽然美国已经搞垮了多个世界老二,比如德国、英国、苏联、日本等等,在经济总量或者综合国力赶上或对美国造成威胁时,美国通过战争、经济实力、科技均等竞赛、贸易科技战分别把这些国家打垮。
图片
如今中国无论经济还是综合实力,均已经牢牢掌控第二位置,一些领域甚至超过美国,位列世界第一。
从制造业来说,比如我们的新三样、造船业、钢铁等等,产销均已经位列世界第一。
从购买力上讲,中国的GDP早已经超过美国,比如美国造一艘航母花费的资金,中国可以造两艘甚至以上,这就是购买力。
比如在目前的日本,一颗大白菜约100元人民币,这就是购买力。
图片
我国与苏联以及日本有显著区别,毫不夸张的说,中国目前的综合实力已超过日本和苏联之和。
但需注意,这种比较有些笼统,实际上,我们仍有差距,论及战略深度和资源储备,日本远不及我国。
因此,若美国试图运用曾用于对抗苏联和日本的策略如技术竞争或贸易战来压制我国,则必然失败。
在2022年末,美国突然宣布加息,此举引发国际金融市场震动。大量资金涌向美国,美元迅速攀升。
这使得包括我国在内的诸多国家货币贬值,尤其是人民币,兑换美元的价值持续下滑,对我国GDP产生重大影响。
04.超越美国是必然
跟过去比起来,现如今的美国经济仍然是过于依赖“猛药疗法”了,比如疯狂印钞票,发放现金红包,鼓励全民消费从而拉动经济。
图片
他们还巧妙地运用了美元的霸主地位,把通胀的责任丢给了全球人民。虽然这种办法可能在短期内有点效果,但是长久下去必然承受不起。
跟美国相反,咱们中国这次是选择了深耕细作改革创新,虽然当下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但从长远看,必将获得更大的收益。
再说说美国那边,由于过度滥用“刺激性”政策,现在已经背负了沉重的债务负担。他们的国债已经接近35万亿美元了,而且看得出来,美国政府现在真的是焦头烂额,如坐针毡。
图片
如果我们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中美之间的差距其实是会逐步缩小。
毕竟,美国已经停止加息了。
要知道,高利率是无法持续的,此次美国加息的周期已经远超历史平均周期,高利率每维持一天,风险就增一天。
预计在今年,美国很可能还会再次降息,当美元的利率下滑之后,人民币的价值就有望提升,这个差距很快就能追回来。
图片
此外,随着全球去美元化进程的加快,美元的颓势几乎是铁定无疑的,人民币的升值也在一个国家发展的大趋势之中,短期的波动是很正常的。
总的来说,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崛起之路还远未走完,仅仅因为近几年中美之间GDP的差距有所扩大,就否认当前中国正在崛起的事实是非常不明智的。
图片
中国现在更加重视实业,而美国则偏重金融和虚拟经济,日本的悲剧已经证明了那条路才是正确的,我们不用妄自菲薄,能达到今天的成绩实属不易。
我始终相信一点,就是中美的差距一定会越来越小,当然这不仅指经济方面,中国有句老话,叫厚积薄发,中国也正在践行这一点。
信息来源:
《日本一季度GDP陷入负增长,英媒:原因是“受消费和外部需求疲软的挤压”》 中国经济网
《日本2023年名义GDP降至世界第四》 新华社
《美日利差加速日元贬值,分析师:美元/日元或再度挑战160关口》5月21日汇通网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