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炒股“剧本杀”丨郑州上街警方侦破特大电诈案纪实(上)

一位哲人说,人的欲望好比是“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就难以掌控。没有人可以不劳而获——不论对广大的受害者,还是对身陷其中的施害者,在这出因欲望而引出的荒诞“连续剧”里,没有人会成为赢家,终究都是一场回不去的噩梦。
从2020年9月的接处警,到2024年4月的新一批移送起诉,历时3年多来,郑州市上街区公安局专案组锲而不舍、万里寻踪,穿透层层迷雾,攻克道道难关,使得一个境内外勾结的特大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浮出水面,一个充斥了荐股理财、刷单返利、裸聊敲诈等隐秘的“诈骗王国”内幕被层层揭开,其动机之卑劣、手段之多样、危害之严重,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令人发指。
上街警方破获涉案3000余万电诈案
荐股围猎,诱惑难挡坠“陷阱”
“先生,耽误您一分钟时间,对您做个电话回访。”
“好的。”
“你也知道,炒股有高人指点,掌握点规律技巧,毕竟是好的。”
……
那是一个燥热的夏日正午,知了在树梢叫个不停,仿佛在刷它的存在感。作为郑州市上街区一个污水处理公司的普通职工,李玉强接到这通电话时刚下班,头上的汗水不停地向下流,浸透了深蓝色工装。
过了一小会儿,名叫“林楠楠”的人就发来了微信添加请求。
“就当学习一下股票知识,反正也是免费的。”脑子里瞬间涌现出来的念头,让他并未产生多少迟疑就答应了。尽管电话那头的女士,名字是陌生的,号码是陌生的,××证券也是陌生的。
从2005年炒股至今已有15个年头了,期间经历的各种压力、困惑、迷茫、焦虑,让他的脑海里产生了“与高手同行”的想法。这不,人家把机会送上门了,瞬间升腾起的一丝暖意把他融化了。
事后回想起来,李玉强记得那天是2020年7月15日。
“包赚不赔,有兴趣吗?”
“先生,我们是××证券客服,现在向你推荐一只包赚不赔的股票,有兴趣吗?”
“什么?”
……
那也是一个燥热的午后,家住广州市越秀区的78岁老人张大建刚刚睁开惺忪的睡眼,一个陌生电话就打了进来。对方自称是“杰×瑞投研中心客服方敏仪”,邀请他加入炒股交流群。
作为曾经主政一方的老干部,张大建阅历丰富,威望很高,说一不二。第一次接到陌生电话的他一笑了之。没想到几天后,“方敏仪”再次来电:“您好,我是联系过您的××证券,针对近期行情不稳定因素,诚邀您加入我们的股民交流群做个参考!”
对方一口流利、甜美、真诚的“标准话”,让张大建顿时改变了主意,抱着“试试看,不吃亏”的心态加入了群聊。
事后回忆起来,张大建记得那一天是2020年7月19日。
几乎在同一时刻,上海的项女士、北京的李先生、青岛的林先生、乐山的罗先生、常州的李先生、永州的杨女士、深圳的唐先生、齐齐哈尔的李先生……都接到了“××证券”的电话,名字也从“林楠楠”“方敏仪”扩展到了“刘宣” “张倩” “林秉”……
“先生,我是xx证券,推荐新股配售……”
“女士,这里有老师在直播,精准选股……”
心动后对“老师”深信不疑
入群后,李玉强并没有立即投资,而是在群里观望了大半个月,并按照提示听取“邓爱民”“唐建国”“李叔远”三位讲师的授课,“我像是着了迷一样,每天都听课,工作都耽搁了。”
“感谢老师推荐,又赚了不少!”群内每天都会有很多人称赞三位讲师讲得好,称根据讲师的指点赚了很多钱,甚至有不少人直接发出了股票收益或赚钱的截图,让一向谨慎的他渐渐心动了。
2020年9月初,李玉强联系“林楠楠”要加讲师的微信。“林楠楠”向他推荐了“邓爱民”。其后,双方互动就多起来了,“邓爱民”不仅给他讲解炒股知识,还向他传递人生智慧,让他深信不疑。
图片
受害人李玉强谈起被骗往事,情绪激动。
“群里都在感谢老师指导,气氛非常热烈,我也跃跃欲试。”9月10日,经受不住讲师的多轮推荐及高额收益的诱惑,李玉强在“邓爱民”指引下载注册了一款名叫“××证券”APP,并充值5万元“打新股”,第二天就显示“盈利”了。此后的短短一周,李玉强又多次充值,总计投入15万元。
几天后,李玉强发现按照“邓爱民”的提示“打新股”时间过长,就想着把钱转出来,但提现一直未能成功,于是多次联系“林楠楠”,对方却告诉他提现需要等待资金“解冻”,后来又说提现需要先缴纳30%的保证金,对方来回变卦,让他忽然意识到“大事不妙”。
那一刻,巨大的恐惧感席卷过来,让他情绪失控,几近崩溃。他只是一个普通职工,15万不仅是他月薪3000块钱的50倍,也是他的全部家当,“一旦出事,谁能经受这样沉重的打击啊!”。
鼓起勇气报警的那天,是2020年9月24日。平生第一次,他踉踉跄跄地走进了上街区公安局的大门,在和民警诉说往事时就像被霜打过了的茄子,耷拉着头,神情呆滞,有气无力。他也清楚,天塌了。
受害人李玉强发觉被骗,为时已晚。
“两眼一黑,栽倒在地”
如果说李玉强被骗15万是“非常不幸”的话,那么,张大建老人就是“极其不幸”了。自从被引入免费股民交流群后,一场针对他的精心设计的骗局就正式打响了,但他竟然毫无察觉。
张大建在“方敏仪”引导下,报名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免费课程,按照对方推荐的网址、账号和密码,每天上午、下午,轮流听“邓爱民”“唐建国”“李叔远”三位讲师授课,比如《A股的顶层设计》《A股的绝密内幕》等等,“知己知彼,不然怎么被割韭菜都不知道”。
9月10日,和李玉强同一个时间,他也下载注册了“××证券”的APP,并接受老师“邓爱民”的推荐参加了“鱼跃龙门翻倍计划”。“邓爱民”告诉他可以用机构通道打新股,人人可中签,还反复叮嘱“必须保密”。当天,张大建用手机银行转了4笔共80万进到了“××证券”APP指定的账号里。
翻看张大建和“邓爱民”的聊天记录,这样的话比比皆是:“人一生的机遇是有限的,炒股也一样,抓住大机遇,涅槃重生”“如何抓住大机遇?晚上八点整,锁定爱民分享。准时签到,现场教学。”
9月18日,在“邓爱民”的蛊惑下,张大建又转了30万。9月22日,当他打开“××证券”APP,发现中签新股“××电器”6.5万股,群友们都恭喜“运气太好”,他也飘飘然了,不想放弃“挣大钱”机会,又转进49万。9月25日,又转30万;9月28日,又转20万。
“邓老师和我相约10月8日不见不散,然而到了那天,他却失踪了。”张大建发现“××证券”APP已不能正常登录,原本热闹的群聊突然解散,此时他才恍然醒悟,但为时已晚。“一共被骗了209万,还有不少钱是借来的,晚年可咋整?”随即两眼一黑栽倒在地。
抽丝剥茧,千里奔袭“端一锅”
“林楠楠”是谁?
“邓爱民”又是谁?
他们是怎样和“李玉强”发生关联的?
又怎样像幽灵一样来无影去无踪的?
谁都知道,15万,对一个工薪阶层意味着什么。“骗子太可恶、太可恨……”受害人的伤心场景,就像巨石入水,在小城里掀起层层波澜,也让民警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这是掉进了‘肉包子打狗’的游戏里,而游戏的本质就是把你吃干榨净,直到玩不动了为止。”  
事实上,李玉强的遭遇也是众多电诈案件的缩影。不知从何时起,电信网络诈骗犹如野草一般野蛮疯长,屡禁不绝,手段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侦办电诈案件,难点重重,犹如大海捞针:一是证据,诈骗分子善于伪装、隐匿踪迹;二是抓捕,身在境外,鞭长莫及。
“就是挖地三尺,也要把这伙‘幽灵’揪出来!”作为上街区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40岁的卓强看着受害人的一条条聊天记录,听着一声声哭诉,不由得眉头紧皱,“对方以为做得天衣无缝,可以逍遥法外,我们偏偏不信这个邪,就是要顺藤摸瓜、逆流而上,再忙再累、再苦再难,也要给受害人一个交代!”
一个手机号牵出隐秘团伙
压力就是原动力,压力就是战斗力。
那段时间,上街区公安局的办公楼里,经常彻夜灯火通明。卓强和同事们深知,对付这群高智商、反侦查意识强的躲在网络里为非作歹的电诈犯罪集团,绝非易事。
但卓强不怕,他有这个底气。2004年入警以来,他经手的案子太多了,经验丰富,也善于“啃硬骨头”,荣立过个人二等功、三等功,曾被评为“中原卫士”、“郑州市优秀人民警察”。
没有更多的线索咋办?没有突破口咋办?
攥指成拳,剑出偏锋。在案情分析会上,各个警种穷尽人力,开展了大量的数据分析和长时间的侦查研判。民警在海量的数据中寻找“××证券”犯罪链条的蛛丝马迹。经过半个月的奋战,终于成功锁定了一个涉诈窝点的手机号,突破口找到了。
卓强说,在确认了“林楠楠”的实际使用人就是程东亮后,这起案件相当于撕开了小口子。随着侦查的深入,一个隐藏在广州市花都区的“荐股引流”电诈团伙露出马脚。区公安局立即成立专案组。
机不可失。民警日夜兼程赶赴广州摸排,寻找该电诈团伙的窝点,但赶到后却扑了个空。原来狡猾的嫌疑人早已搬离了该大厦,疑似实施电诈活动的办公室也是人去楼空,如同人间蒸发。
披星戴月千里奔袭“一窝端”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其实,嫌疑人的心思早被民警们掌握了。“他们以为微信群解散了,地点更换了,就可以玩‘金蝉脱壳’了。”面对这样的情况,民警并没有气馁,而是调整思路继续侦查。
“经侦查发现,该团伙搬到了花都区另一处商业大厦,还在作案。”卓强和同事们兴奋起来,他们立即赶到新地点开展摸排。恰巧几名年轻人正抬着一张崭新的麻将桌进入大厦,民警敏锐地察觉到这几人的行为可疑,经仔细辨认后,确定其中一人为程东亮。
碰到了目标,心中十分痛快。经过5天的侦查摸排,摸清了该电诈团伙藏匿和实施电诈活动的场所,确定了人员构成。2020年12月8日,上街区公安局组织了25名警力乘坐大巴从郑州出发,披星戴月奔赴广州,决定在当地警方配合下,于第二天实施抓捕。
图片
抓捕现场。
当天下午两点半,正是股票的收盘时间。事不宜迟,抓捕组立即行动,一举抓获正在实施电诈的14名嫌疑人,现场查获作案电脑20余台、手机100余部、话术100余本,及大量的物联网卡和手机卡。卓强表示,在抓捕过程中还有个“小插曲”,“有个嫌疑人听到风声不对,立即躲进厕所,久久不出来,想浑水摸鱼,但这怎么可能?”
“高明之处就是做戏做全套”
“受害人的钱打入虚假××证券账户,却让人误认为是在正规平台进行股票交易,这些人的高明之处就是做戏做全套,客户亏的就是他们赚的。”上街区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章朴说,“为了让你亏钱,他们首先会营造正规的假象,可谓煞费苦心,一步步地诱你上套。”
嫌疑人到案后,专案组制定了详细的审讯方案,对嫌疑人进行突击审讯,深挖过往相关电诈案件,深耕关联线索,在全国各地寻找相关受害人,并组织警力奔赴17个省市对受害人进行了大量取证。经查实,该团伙诈骗国内14名受害人共计496万余元。其中广州的张大建被骗得最多,高达209万。
章朴说,该电诈团伙的主犯是33岁的陈小昌,由他作为“带头大哥”发起组织了一个19人参与的微信群,群名为“人生几多个十年”,日常的工作指令都在群里安排。根据群聊内容,结合审讯,民警马不停蹄奔赴四川、重庆等地陆续抓回该团伙剩余的15名嫌疑人。
(文中出现的人物均为化名)
版权声明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