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荆轲》亮相塞尔维亚,北京人艺重启国际巡演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在塞尔维亚掀起“中国热”之际,北京人艺《我们的荆轲》演出代表团抵达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于当地时间5月17日、18日晚上8点,在贝尔格莱德著名的剧院——南斯拉夫话剧院为当地观众连续奉上两场精彩演出,圆满完成中国话剧在贝尔格莱德的首次亮相。
图片
北京人艺《我们的荆轲》演出代表团与嘉宾合影。 摄影:李春光
此次赴塞演出,是北京人艺再次走出国门,重启国际巡演的第一部剧目,也是北京人艺继续在世界舞台演出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新开端。“此次演出的意义和分量非常重,在习近平主席刚刚访问塞尔维亚之后,我们来到这里,不仅带来北京人艺的优秀作品,也带来了中国人民的友谊。就像我们在街道上看到中国国旗和塞尔维亚国旗并排悬挂一样,这次的演出也体现了两国之间深厚情谊和继续合作的强烈愿望。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演出及相关的交流活动,能够进一步深入推动与塞尔维亚等国家之间的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为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做出努力和贡献。”此次演出代表团团长、北京人艺党组书记王文光表示。
由莫言编剧、任鸣导演的《我们的荆轲》作为一部具有传统审美样式和现代精神的中国故事,曾多次代表北京人艺登上世界舞台——2014年到俄罗斯圣彼得堡、2015年到白俄罗斯明斯克、2019年到法国马赛等多次出访演出都取得成功。此次对外演出,是北京人艺受南斯拉夫话剧院邀请,精心筹划的一次文化互访。早在2015年,南斯拉夫话剧院就参加了“首都剧场精品剧目邀请展演”,在北京人艺舞台上演了莫里哀作品《无病呻吟》,这也是南斯拉夫话剧院在中国的首次演出,被誉为塞尔维亚国家级话剧作品的“破冰之旅”。2017年,贝尔格莱德国家剧院的《茶花女》应邀参加首都剧场精品剧目邀请展演。几年间,北京人艺与塞尔维亚国家级话剧团体的交流与合作持续开展。今年,经过前期的精心筹备、组织,北京人艺积极推动文化走出去,带着《我们的荆轲》亮相塞尔维亚。演出票在开票之后即全部售罄。
图片
《我们的荆轲》亮相塞尔维亚。 摄影:李春光
5月17日、18日一连两场演出,南斯拉夫话剧院内座无虚席,首演当晚,编剧莫言、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李明到现场观看演出。演出结束后,编剧莫言与主创一起上台,他不仅表达了对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和南斯拉夫话剧院的感谢,也与塞尔维亚观众分享了对于作品的理解。“一个作家的作品能够搬上舞台是很大的幸福,一个作家的作品能由演员带到国外来演出是更大的幸福。这个剧本是二十一年前创作的,到现在仍然有生命力,因为这部戏能让我们联想到现实。历史剧必须要与现实有关系。荆轲既是古代人也是现代人,我们大家都是荆轲。”
李明大使看后表示了对演出成功的祝贺和对北京人艺的感谢,“今晚我们每个人都感受真正的中塞‘铁杆友谊’,中国最好的演员和欧洲最好的观众共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北京人艺的演出水平是最高的,我们塞尔维亚观众的欣赏水平也是最高的。今天的演出还有一个特别的意义,刚刚习近平主席对塞尔维亚进行了成功的国事访问,大街上仍然悬挂着中国国旗,你们在习近平主席访塞后的热烈气氛中进行了精彩的演出。我代表中国大使馆感谢各位艺术家的精彩奉献。感谢塞尔维亚东道主的热情接待。演出还在继续,我们的‘铁杆友谊’还会继续,精彩的故事还将继续讲述下去。”
图片
南斯拉夫话剧院内座无虚席。摄影:李春光
演出前夕,《我们的荆轲》媒体见面会在南斯拉夫话剧院举办,北京人艺党组书记王文光、编剧莫言及全体演员出席,贝尔格莱德主流媒体悉数到场,与主创进行交流。同时北京人艺代表团还与南斯拉夫话剧院、贝尔格莱德国家剧院等艺术院团开展了对话与交流,围绕艺术建设、经营管理、未来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我们希望通过交流为北京人艺今后的国际性演出和文化交流拓宽渠道、构建桥梁。未来,北京人艺将继续积极推动与更多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努力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为丰富人文交流内涵、服务国家文化战略做出自己的贡献。”北京人艺党组书记王文光表示。
编辑 吴龙珍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