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成功换血,亲印党彻底倒台,对准印度打响了第一枪

两个月前,尼泊尔政府来了次“大换血”。总理普拉昌达宣布改组内阁,放弃同此前的第一大党尼泊尔大会党合作,正式携手第二大党尼共党,并成功拿下众议院当中141个席位,新政府就此成立了。
图片
(尼泊尔总理普拉昌达)
这一结果,就令突然沦为在野党的尼泊尔大会党很是不满。于是,在新政府执政尚未稳定之际,大会党就迅速发起指控,称作为联盟中的初级伙伴,现在与领导人分道扬镳了,那么现任政府必须要进行新的信任投票才行。
此外,尼泊尔大会党还将矛头对准现任副总理拉比·拉米汉,称其涉嫌从多家合作公司中,非法收受大量的资金。所以,内阁当下必须成立一个议会小组,对其发起调查。
总之,这一系列指控,为的就是把现任政府拉下台。
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现任政府仍经受住了考验。日前,尼泊尔议会议长就宣布,在由275名议员组成的议会投票中,现任政府已经拿下了157票,超过了最低要求的138票,成功通过了信任投票。
对于现任政府来说,此次投票的顺利通过,就意味着该政府获得了国家立法机构的正式支持和认可,并且在多数情况下,政府能够集结足够的支持度来推动政策和立法议程了。而反之,对于大会党而言,就意味着其在内阁的权力,已经彻底倒台了。
图片
(普拉昌达赢得信任投票)
要知道的是,这个尼泊尔大会党一直都被视为是亲印派。自20世纪中叶,该党派对抗拉纳家族统治的时候,就曾得到过印度的支持,当时许多尼泊尔该党派的活动人士,就在印度找到了避难所,且印度政府还为他们提供了政治和物质上的支持。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该党派就和印度始终保持着紧密的联系,随后在其执政后,也始终支持加强尼泊尔和印度的联系,试图以此来促进尼泊尔的经济发展和稳定;此外,在战略安全领域,其也倾向于和印度保持合作关系,认为依靠印度有助于尼泊尔在区域内保持稳定。
再加上过去尼泊尔的外交方向和政策,大多是由大会党来敲定的,因此这也造就了印度能通过尼泊尔的党内势力,对尼泊尔的事务进行影响甚至是控制。
而如今,大会党的彻底倒台,也意味着印度再想把手伸进尼泊尔,就很困难了。
更出乎印方意料的是,在亲印派刚倒台不久,尼泊尔新政府就对准印度,开了第一枪。
日前,尼泊尔方面宣布,将立即停止对印度两个品牌香料的进口和销售活动,并扣押当下正在清关的所有相关产品。对于这一行动,尼泊尔方面的解释是,此前多个国家已经对该产品进行过调查,并证实了这些香料中含有致癌物质,所以尼泊尔方面的做法,是出于对本国国民安全和利益考量的。
图片
(印度两个品牌的香料含有致癌物质)
对于其他国家而言,这一做法是理所应当的,但是对于尼泊尔这个长期受印度控制的国家而言,却并非如此。
作为一个内陆国家,尼泊尔的东西南三面,都是被印度所环绕的,只有北面与中国接壤。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就导致尼泊尔在进行国际贸易时,几乎不可能绕过印度,大量的进出口货物必须通过印度境内运输。这不仅增加了尼泊尔的物流成本,还使得尼泊尔在经济上高度依赖于印度的基础设施和运输系统。
这样的依赖关系,也让印度拥有了对尼泊尔的潜在经济制裁手段,例如通过调控或阻断尼泊尔的贸易路线。
再加上尼泊尔的许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依赖印度资金和技术支持,还有尼泊尔的能源供应,比如说石油进口和电力供应,也都依赖于印度的输入,这就使得尼泊尔在制定其国家发展策略时,必须考虑到印度的利益和反应。
甚至就在前不久,印方还直接切断了尼泊尔整个国家的网络,导致尼泊尔面临了长达五个小时的网络中断期。
因此,从上述情况来看,尼泊尔政府所做的任何反对印度政府的行动,都是具有极大风险的。
图片
(中尼两国签署合作协议)
而如今,尼泊尔之所以有了迈出第一步的勇气,根本原因也在于其发展有了新的支撑点,即中国。
当下尼泊尔新政府联合的两大党派,都在主张加强和中国的合作关系。在今年一月份的时候,尼泊尔方面还曾表态,称会加速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签署,加深同中方在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
基于此,相信新政府引领下的尼泊尔,将逐步摆脱对印度的依赖,增强国家的自主性,以实现更好的发展。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