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喜控股集团首款干细胞1类新药临床IND获批 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

掌上春城讯 5月21日,舜喜控股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云南舜喜再生医学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舜喜再生医学”)独立自主研发的SCM-181注射液(人胎盘绒毛膜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CDE)核准签发的关于SCM-181注射液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本次申请获批的SCM-181注射液是云南省首个获得CDE批准进入注册临床试验阶段的细胞1类新药。
图片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并能有效调节免疫功能、调控炎症反应及促进损伤修复。SCM-181注射液是由舜喜再生医学团队自2018年起启动研发的一款来源于人胎盘绒毛膜的间充质干细胞(hPC-MSC),是由健康新生儿胎盘绒毛膜组织经体外分离、筛选、扩增后制备的间充质干细胞悬液。相较其他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而言,胎盘绒毛膜间充质干细胞有着来源丰富、采集便捷、免疫原性低,更高的增殖能力、更强的归巢能力及免疫调控能力等优点。该课题于2018年获国家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立项支持。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以进行性、不可逆的弥漫性肺泡炎症和肺泡结构紊乱为特征的罕见病。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低氧血症、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及影像学双肺弥漫性改变,最终可发展为弥漫性肺纤维化而致患者呼吸衰竭死亡。在IPF治疗方法上,除了肺移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激素类、免疫抑制剂、及抗纤维化药物(吡非尼酮、尼达尼布)等。现有药物虽可抑制炎症反应,缓解患者症状,但不能很好的改善由于多原因导致的过度纤维化,部分药物仍表现出较大的毒副作用。因此,在IPF治疗方法上,除了肺移植外均不可达到临床治愈,亟需开发新的有效、安全的药物。截至目前,全球尚未有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同类细胞药物上市,研发进展最快的同类药物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图片
SCM-181的临床前研究数据显示,本产品在食蟹猴、兔子、小鼠等模型中,安全性、耐受性良好,并表现出积极的治疗效果;同时,国内外已报道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相关多个研究也证明,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改善肺功能指标及延缓肺纤维化进程的趋势,是一种潜在有效的特发性肺纤维化新疗法。
据介绍,舜喜控股集团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上海,专注于医疗服务和创新药研制的健康医疗产业集团,致力于提高每个中国人的生命质量。集团投资的健康医疗服务板块中的体检和医学检测等产业每年为数千万中国人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舜喜再生医学于2015年4月落地云南,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投资总额至今约为10亿元,公司经云南省科技厅批准,承建了“云南省干细胞库”、“云南省少数民族生物样本库”,同时也是“云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心”的建设单位。在昆明建有干细胞生产GMP标准实验室,拥有B+A级药用细胞生产厂房,目前干细胞库储存能力达到120万份。同时是国家发改委批准建立的第一批27家“国家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之一,现已开展上百种的基因检测项目;也是全球脐带血连盟(CBA)中国区首家创始成员,并将CBA的标准在中国区域内推广。集团自2012年起在澳洲、英国、美国等投资并建立研发平台。并与世界名校莫纳什大学共建免疫再生和神经科学实验室,同时聘请莫纳什大学终身教授、加利福尼亚再生医学研究所前任主席Alan Trounson院士作为舜喜首席科学家,在发展科研创新的同时,致力于探讨如何高效地把基础研究转化为临床应用产品。2015年起作为澳洲Cartherics公司天使轮投资人,参与该公司的建立和研发工作,公司致力于开发用于治疗肿瘤的基因编辑CAR-T和CAR-NK细胞产品。2023年4月,集团获得在大中华区开发、制造和商业化Cartherics的CAR-T细胞产品CTH-004的授权,用于包含卵巢癌在内的多种实体瘤的治疗。现该产品已在国内完善临床前研究,即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舜喜再生医学相关负责人表示,舜喜集团未来将继续聚焦细胞治疗创新技术研发,打造领先的细胞生产及检测质量平台体系,参与创建细胞质量与转化权威标准,通过将国际领先的细胞治疗技术,与舜喜控股集团现有科研和产业基础进行结合,将极大推动舜喜控股集团细胞治疗及再生医学产业化升级。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黄河清
责编:黄璐
编审:李雪
终审:周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