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全国土地出让收入降21%,稳楼市政策发力能否止跌

房地产市场低迷之下,地方卖地不易,土地财政收入持续下滑。
根据财政部数据,今年4月份地方政府性基金中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下称“土地出让收入”)为2389亿元,同比下降约21%,降幅较之前有所扩大。1~4月地方土地出让收入为10536亿元,同比下降10.4%。
图片
前两年土地出让收入连续出现下滑之后,今年以来这一收入延续跌势,低于预期。按照今年中央与地方预算报告,以土地出让收入为主的今年全年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预计同比增长0.1%,这意味着土地出让收入基本与去年持平,实现止跌。
今年地方土地出让收入实现止跌,显然充满挑战。
按照相关规定,企业在购买土地后一个月内要缴纳一半土地出让价款,剩余一半价款在一年内付清。这就使得财政部披露的土地出让收入数据存在一定滞后性,一般为半年左右。市场机构统计的土地出让金数据是企业购地合同金额数据,更能反映当下土地成交情况。
根据中泰证券研究所数据,今年1~4月,土地出让金累计约为6683亿元,同比下降了21.13%。其中4月份同比下降约39%,降幅较之前有所扩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同比下降20.2%和28.3%,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8%。
上述土地出让金最新数据,也折射后期土地出让收入增长承压。
土地出让收入持续下滑,直接原因是近些年房地产市场低迷,房屋销售面积和价格下降,房地产开发商资金紧张,地方卖地困难且成交土地均价下降所致。因此,未来土地出让收入形势跟房地产市场形势直接相关。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告诉第一财经,目前看,土地出让收入增速仍会有阶段性下行,维持负增长。但随着近期中央等出台一系列房地产支持政策,房地产市场需求有可能进一步释放,下半年土地出让收入持续下滑的势头有望止住。
近日中央多个部委出台支持房地产市场重磅政策,包括降低首套及二套房首付比例,并取消房贷利率下限,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央行提供3000亿元再贷款,支持地方政府收购部分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等。受上述利好政策影响,一些城市看房者明显增多。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认为,近期,稳地产、“去库存”等政策齐加码,能否带动年内土地出让收入企稳仍需观察。土地出让收入能否企稳,或是决定后续财政支出力度的关键。根据2023年土地出让收入占比测算,若国有土地财政收入下降10%,对应政府性基金收入下滑9 %,广义财政支出增速下降近2%。
财政部数据显示,1~4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2198亿元,同比下降20.5%。
赵伟表示,4月地方土地出让收入继续下滑,叠加专项债发行规模大幅低于2023年同期,使得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速降幅走阔,拖累广义财政支出力度。当前,5月、6月各地专项债发行计划已明显放量,超长期特别国债也已处于发行过程中,或对后续政府性基金支出形成支撑。
按照今年中央与地方预算报告,预计今年全年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约12万亿元,增长18.6%。这一预计增速主要在于土地出让收入止跌,以及今年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