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通三迤】年轻干部当汲取“小满”的成长“养分”

作者:梁允恒
  《尚书》有云:“满招损,谦受益。”“小满”者,低调内敛、蓄势待发、甘做花泥。时维小满,序属孟夏,天地之间,万物盈而未满。青年亦处于“小满未满”的成长阶段,更需要汲取“小满”谦逊、奋进和淡泊“养分”,滋养为人民服务的热忱之心,积能蓄势、放低姿态,以奋进之姿赴时代之约,扬青春之志。
汲取“虚怀若谷,安之若素”的谦逊“养分”。“小满”,“小”在洞悉自身,“满”于裁长补短。当代青年要虚心用心,甘当“小学生”。“满招损,谦受益”,青年人视野开阔、学习能力强、创新能力强,但也存在工作经验不足、实践能力欠缺等问题,要常怀谦卑之心,不能因学历高或工作中的小成绩就志得意满,认为自己“才高八斗”“高人一等”。青年人要勤到田间地头“拔拔草”“松松土”,融入“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的乡村画卷。多与群众聊聊“家常话”“贴心话”,摸清群众的急难愁盼,汲取群众智慧,补足群众工作短板。多向人民群众“取经”“寻方”,掌握工作中的细节和疑难点,吸取经验教训,少走弯路,精准高效地做好工作。
汲取“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的奋进“养分”。“小满”,“小”在立足当下,“满”于奋发向上。青年人要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新征程,当代青年应当挑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担,以铮铮铁骨续写新时代的辉煌。多看、多思、多试,“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做成、做好、做优每一件为人民服务的“小事”,才能做好富国兴民的“大事”。不惧险阻,勇于攀登,“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干部成长之路非一时之苦,非一日之功,需以静候“苦菜秀”“靡草死”“麦秋至”的恒心,不断完善知识体系、探索工作方法、培养系统思维,才能在为群众纾困解难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汲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泊“养分”。“小满”,“小”在不计私利,“满”于心怀天下。“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袁隆平一生面朝黄土,致力于实现“禾下乘凉梦”;黄旭华三十年隐姓埋名,投身祖国核潜艇事业;黄大年心有大我,至诚报国,为“巡天探地潜海”奉献终生。当代青年要续写前辈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故事,成为“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国家脊梁。心怀“国之大者”,立“鸿鹄志”,不考虑如何谋取个人私利,多钻研如何为人民办实事,盼人民之所盼,忧人民之所忧,为人民的“盼”和“忧”殚精竭虑。甘做“螺丝钉”“护花泥”。“螺丝钉”小且坚硬,顶重压而不改其形,钻巨石而不磨其锋,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不求名利;“护花泥”大爱无私,为万紫千红的满园春色倾其所有,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不求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