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方谈完,马克龙像变了个人,4次与美对立,支持ICC逮捕以总理

早些时候,中国对法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月,但不同寻常的是,马克龙与中方高层见完面后,却像变了一个人。
这要从四件事说起。第一,法国对中俄关系的态度变了。马克龙公开表示,法国尊重中俄之间古老的关系,这与美国一直鼓吹的“中俄威胁论”背道而驰。
第二,法国对普京的态度变了。此次普京举办连任就职仪式,尽管美英进行公开抵制,但法国却态度坚定,是欧洲罕见派代表出席普京就职典礼的国家之一。
图片
中俄
第三,法国对俄罗斯的态度变了。过去,西方举办诺曼底登陆纪念活动一直拒绝邀请俄罗斯,但是今年法国却一反常态邀请俄罗斯参加,这也引起了美英等盟友的担忧和不满。
第四,法国对美国的态度变了。5月20日,国际刑事法院(ICC)检察官卡里姆·汗申请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防长加兰特发出逮捕令,美国在第一时间替以色列出头。
拜登表示此事令人愤慨,美国将永远与以色列站在一起。布林肯称美国从根本上反对ICC检察官申请对以色列领导人发布逮捕令,这是可耻的,攻击ICC此举不合规,既对本轮巴以冲突“没有管辖权”,事先也未与以方合作。美众议长约翰逊则威胁,正在考虑制裁ICC检察官。
图片
内塔尼亚胡
尽管美国保以态度明确,但法国却带头与拜登政府唱反调,支持国际刑事法院签发逮捕令,这与众多西方国家的立场背道而驰。
那么,法国在对外政策上为何三番两次的与美国等西方盟友的立场对立呢?
首先,这根源于马克龙想要带领法国走向独立自主。事实上,马克龙自担任法国总统后,频繁呼吁欧洲需要独立自主,充当世界除中美之外的“第三方力量”,积极推动全球多极化。在法国的推动下,欧盟摆脱对美国军事依赖、建立“欧洲军”的计划也提上了日程。
图片
马克龙
其次,马克龙反对欧洲成为美国的傀儡。尽管美国施压欧洲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但法国、德国都纷纷“说不”。举例来说,针对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德国坚决抵制欧盟进行效仿,强调欧洲在关税问题上要独立自主,要求与中企公平竞争。
此外,中法发表联合声明,法国同意与中国一道,致力于发展中欧关系,鼓励高层交往,推动在战略问题上凝聚共识,增加人员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积极平衡促进经济合作。马克龙还发表公开演讲,强调“欧洲绝不能成为美国附庸”。
图片
拜登
最后,法国的国家利益与美国不一致。就拿巴以冲突来讲,美国基本全程为以色列的战争行为“开绿灯”,但这影响到了欧洲利益。一方面,美国将更多资源用来援以,这就导致援乌力度下降,欧洲则被迫填补空缺。
另一方面,巴以战火制造了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最终买单的还是欧洲,而欧盟早已经因为难民问题不堪重负。事实上,此前美国一票否决安理会加沙停火决议,就遭到了法国等欧洲国家的强烈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