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蚊媒传染病 上海全面开展夏秋季爱国卫生运动

上海在今年5月至10月将开展以“预防登革热,从防蚊灭蚊做起”的夏秋季爱国卫生运动,降低蚊媒传染病流行风险,发动全社会共同打造健康生活环境。
图片
市爱卫办介绍,本市3月15日启动早春蚊虫控制和春季灭鼠工作,引导居民清理杂物、做好居家防鼠灭鼠安全宣传教育,进行孳生地巡查处置、重点场所越冬成蚊控制和捕蝇笼设置维护。在两次早春蚊虫集中控制行动中,出动专业防制人员1614人,控制重点区域34803个,投药控制积水40余万处,消杀控制环境近5万处,累计消杀面积超1000万平方米,为全年蚊虫控制打好基础。当下,蚊、蝇、鼠、蟑等病媒生物进入活动高峰期,为降低登革热等媒介传染病传播风险,本市全面启动夏秋季爱国卫生运动,主抓六方面工作:
图片
一是“滚动持续不停歇”。按照蚊虫生长习性和疾控机构历年监测情况,本市每间隔20日开展一轮全市范围的蚊虫集中控制、每轮持续时间不少于5天,第一轮集中控制时间为今日开始,至10月底,预计至少开展8轮集中行动,全面发动各单位和广大市民主动参与防蚊灭蚊,各街镇组织专业防制人员强化社区公共环境蚊虫孳生地巡查处置。
三是“专业服务促规范”。《上海市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服务机构备案管理办法》已公布,将于6月15日正式实施。市、区卫生健康部门讲以此为抓手,组织发动病媒生物防制专业机构全面按照新要求开展备案工作,通过告知、公示、监管等一系列手段,强化对病媒生物服务机构备案管理,督促专业防制机构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
四是“主体责任抓落实”。根据《上海市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条例》,各区、各部门以“上海市单位做好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告知书”的形式,强化单位是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责任主体意识,指导单位按照本市统一要求规范落实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措施,确保有效控制蚊、蝇、鼠、蟑等病媒生物密度,减少病媒生物孳生和栖息环境。
五是“特殊区域强管理”。针对社会大型活动或人流频繁、高密度集中的场所或区域,明确病媒防制相关要求,落实常态化管理要求。各区爱卫部门指导督促区域内规模性人流密集场所,强调预防为主,重点做好成蚊密度和孳生环境控制。各街镇对区域内的闲置地块、拆迁区域、花卉苗圃、废品收购站等隐患场所,做好有针对性的科学指导和控制行动。
六是“病媒科普成系列”。本市依托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实训基地不断丰富病媒生物防制科普内容,逐步推出 “怎么不让蚊虫叮咬”、蚊虫应急处置科普工具包、防制知识“四类课堂”等系列科普活动。
市爱卫办呼吁全社会行动起来,坚持抓好以环境治理、灭蚊防病为主的病媒生物综合防制,传播“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共同打造健康、整洁、绿色、宜居的城市环境,拥抱高品质健康生活。
(中国日报上海分社 周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