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演出岂能“玩票”

主办方和平台应负起责任,持续“上心”,提供质优价廉的演出内容,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图片
微博截图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苗瑞祥
  近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针对近期文娱演出市场消费投诉,进行了专项分析。报告显示,近期消费维权热点,主要是演唱会出现“柱子票”“注水”“退票难”等问题,从4月15日到5月6日,有关文娱演出的消费维权信息超过12万条。
  近年来,随着文娱市场的蓬勃发展,各类演出活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然而,伴随着市场的繁荣,消费维权问题也日益凸显。饱受唾骂的“柱子票”“注水”等问题,究其原因,就是演出的组织方根本没有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进行演出布置。演出市场的种种乱象,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常言道,一分价钱一分货,消费者在购买演出门票时,理应获得与票价相匹配的观演体验。然而,形如“柱子票”等情况的存在,严重遮挡了观众的视线,影响了观演效果,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诚然,各类演出的场地,难免会有柱子、栏杆等设施,那么主办方和票务平台,要么提前踩点观演区域进行观众席的合理设置,要么就应在售票前明确告知消费者哪些座位可能存在视线盲区或遮挡,让消费者在购票时能够做出明智的选择。
  维护文娱市场秩序,保障观演消费者权益,已成为当务之急。形如退票难、退票规则不一致等问题也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体验。一些主办方采用“一刀切”的形式,关闭退票通道,或收取高额的退票手续费,使消费者无法合理维权。短时间内,大量购票,大量退票,看似简单是非常复杂的情况,实际上“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各种理由和搪塞,都是没有“上心”惹的祸,不能让观众来“背锅”。
  乱象丛生如乱麻,就应快刀斩乱麻。维护文娱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需要“快刀”斩断,且要立竿见影。相关部门则应加强监管,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比如,加强对演出内容的事前监管,要求主办方和平台将宣传页面和实际内容做到质价相符,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由此,强力推动主办方和平台应负起责任,持续“上心”,提供质优价廉的演出内容,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