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前幕后担使命 戏里戏外绽芳华

台前幕后担使命  戏里戏外绽芳华
——记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王洪玲
舞台上,她演绎了一个个风华绝代的经典角色,是戏迷心目中的“金嗓子”;舞台下,她是扛起责任与担当的一团之长。从徐水农村爱听戏的“戏丫头”,到河北梆子界的“一枝梅”,再到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的“掌门人”,她带领剧团把河北梆子唱响神州大地,唱到国际舞台。她就是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党总支书记、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白玉兰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王洪玲。
王洪玲作为当今河北梆子的领军人物,文武兼备博采众长,以俊美秀雅的扮相、细腻传神的表演和韵味浓郁、高亢激越的唱腔,形成了鲜明的艺术表演风格,倍受广大戏迷和业内专业人士的喜爱和好评。从艺四十余年来,她先后排演了《吴汉杀妻》《窦娥冤》《王宝钏》《穆桂英挂帅》《杜十娘》《双错遗恨》《南北和》等多部传统经典剧目,精彩演绎了多个鲜活灵动的艺术形象,让骨子老戏焕发出全新的艺术光彩。多年来,基于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王洪玲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创演了多部彰显个人艺术特色的经典作品,在《忒拜城》里,她是古希腊悲剧中的安提戈涅,讲好中体西用的传奇故事;《北国佳人》里,她是纷繁乱世中的绝代名伶,讲好梆黄大师的传奇故事;《人民英雄纪念碑》里,她是建设新中国的燕赵女儿,讲好旧中国走向新中国的感人往事;《密云十姐妹》里,她是激情燃烧岁月中的劳动者,讲好中华好儿女建设和守护绿水青山的动人故事。她用踔厉奋发的行动自觉丰富拓展河北梆子旦角儿的艺术表现力,用个人的艺术魅力掀启了河北梆子的崭新篇章。
图片
王洪玲     北京市河北梆子团党总支书记、团长,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
艺坛驰骋四十余载,砥砺奋进成“名角儿”
王洪玲出生在河北省徐水县,父亲是河北梆子著名的琴师,从小耳濡目染享受艺术熏陶,与河北梆子结下了一生的情缘。11岁时,她顺利考入河北省艺术学校,师从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贾桂兰(艺名小金刚钻),开启了个人的艺术之路。王洪玲凭借着良好的艺术天赋和勤学苦练,她渐悟戏曲艺术的精髓,练就一身过硬本领,成为同辈中的佼佼者。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她潜心领悟戏曲艺术的精髓,遵循戏曲艺术的规矩法则,善于从其他艺术门类中汲取营养,向声乐老师学习发声方法,科学地运用到河北梆子唱腔和表演之中。在唱腔上,她从吐字、发音、行腔、润腔、归韵等方面形成了科学的演唱技巧,辅之得天独厚的嗓音条件,形成了圆润通透甜美清脆、音域宽广行腔流畅和韵味醇厚润腔细腻的演唱风格;在表演上,她化用戏曲艺术独有的身段做派,结合个人条件和所饰人物的需求,形成了鲜明的艺术表演风格,跃然成为戏曲界不可多得的旦行艺术表演人才。
王洪玲从1990年第一次登台唱主角,在《穆桂英挂帅》中成功“挑大梁”,此后,她练功不辍,曲不离口,技不离手,励耕艺坛四十余春取得了骄人的艺术成绩。2002年,她携《浣纱女》《大登殿》《吴汉杀妻》进京演出,以过硬的艺术实力一举摘得第2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2017年,她又凭借《北国佳人》,荣获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的桂冠。2022年,王洪玲光荣地成为了党的二十大代表。她经常参加中央电视台和各省市电视台组织的晚会节目和公益活动,以精湛的表演赢得多方赞誉,极大提升了河北梆子在戏曲界和戏迷观众中的影响力。她还多次出访哥伦比亚、希腊、塞浦路斯、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用戏曲艺术讲好中国故事,对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对荣誉,王洪玲不骄不躁初心如磐,始终保持着旺盛的艺术活力和饱满的创作热情。她秉承严谨谦逊的艺术作风,深谙戏曲艺术的表演规律,努力诠释好每个角色、演绎好每部作品,不断向着更高的艺术高峰攀登。 
图片
《王宝钏》  王洪玲饰王宝钏
用心用情精于管理  用理用法做好服务
自2014年起,王洪玲凭借着深厚的艺术造诣和突出的工作能力,担任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团长。如今的王洪玲这样定位自己的身份:“第一是党员,要始终不忘初心,充分发挥先锋作用;第二是演员,要用自己塑造的人物形象去感染观众,讲好中国故事;第三是基层管理者,要当好‘领头羊’,服务好全团演职员,时刻以团里工作为先。”她这样说,更是这样做。
作为一团之长,王洪玲肩负着河北梆子传承、创新和发展的重任。她一方面继承剧团的优良传统,复排整理经典保留剧目,为河北梆子的守正发展奠定扎实基础;另一方面,以人民为中心,创演讴歌时代和赞颂英雄的现代精品力作,让河北梆子这一古老的剧种,在新时代焕发出耀眼的艺术光芒。多年来,剧团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双丰共赢,成为首都戏剧界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一面旗帜。在工作实践中,她不仅注重社会效益,时刻铭记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常常带领剧团深入学校、社区和厂矿,传播戏曲文化。她又敢闯肯干,积极开拓文化市场,策划组织多种形式的巡演活动和演出项目,先后奔赴甘肃、山西、江苏、陕西、深圳、浙江、安徽、河南、山东、东北等省市巡回演出,把河北梆子这一底蕴深厚的剧种推广至全国各地,屡获各方赞誉。
王洪玲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始终心系河北梆子这个古老剧种的未来。她作为剧团的党总支书记,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的指示精神落到了实处。她高度重视青年艺术人才的培养,为他们的艺术成长铺路搭桥、牵线引路。在她的强力推动下恢复了河北梆子学员班,为河北梆子的薪火相传培养优秀接班人。她主动对接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中国戏曲学院等高等院校,引入学院的优质教学资源,持续帮助青年演员提高艺术水平,拓宽他们的知识领域,全面提升他们的艺术素养。戏曲艺术的学习注重师承和实授,为了给团里的青年人找到适合的好老师,王洪玲亲自到老艺术家中拜访、请教,邀请老先生们为青年人的艺术成长把脉问诊。因材施教、管理有法,有力促进了青年艺术人才的成长,确保了河北梆子艺术的代际传承。如今的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行当齐全,人才辈出,一大批新生代优秀青年演员逐渐崭露头角,并在多部大戏中担纲主要角色,受到了戏迷观众的肯定和好评。王洪玲深情地说,“一路走来确实会感觉到累,但当我看到剧团的戏受到观众的欢迎,团里大家伙都那么信任我,我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我还要继续把队伍带好,把河北梆子传承发展好”。
图片
《吴汉杀妻》 王洪玲饰王玉莲
寄情氍毹演绎古今  不忘初心赓续艺脉  
熟悉和了解王洪玲的戏迷观众都常说,看王洪玲的戏过瘾!她的表演真挚感人细腻传神,四功五法娴熟自如得心应手,塑造刻画的人物灵性十足富有恒久的艺术活力。她的演唱清脆圆润甜美悦耳,高音响遏行云金声玉振,低音云起雪飞清音绕梁,收放得当转换自如,给观众以视觉和听觉的完美艺术体验。王洪玲擅将不同时代、身份和地位的古代妇女演绎得光彩照人栩栩如生,如《王宝钏》的王宝钏、《秦英征西》的银屏公主、《吴汉杀妻》的王玉莲、《双错遗恨》的林惠英、《南北和》的碧莲和《穆桂英挂帅》的穆桂英。在现代戏中,她表现的同样精彩,《村官李天成》中的丁秀莲,《人民英雄纪念碑》中的玉琴,《北国佳人》的刘喜奎和《密云十姐妹》的王秀兰等不同的女性形象,均被王洪玲赋予了不同时代意义,精彩的舞台呈现,饱满的人物形象,独特魅力的唱腔,为戏曲艺术增添了多位立得住、留得下的全新艺术形象。 
图片
《穆桂英挂帅》  王洪玲饰穆桂英
《北国佳人》是2014年,以刘喜奎的传奇人生为素材,北京河北梆子剧团创演的一出新编大戏。这出戏讲述了民国时期一代梆黄大师刘喜奎的传奇一生,刘喜奎在动荡年代坚守艺人底线,拒绝了袁世凯、黎元洪、曹锟等五大总统的追求,历经辛酸坎坷,最终告别梨园。王洪玲在《北国佳人》中以华彩的唱念,精湛的做表,出色塑造了“刘喜奎”的艺术形象,获得了戏剧评论界及观众的高度赞誉。此剧被专家学者称为是近些年来新编戏中不可多得的成功力作,业已成为剧团的保留剧目,剧中的《优伶颂》等经典唱段深受戏迷喜爱并广为传唱。《北国佳人》不仅奠定了王洪玲的艺术风格,成为她个人里程碑式的代表作品,还为新编戏的创演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
图片
《北国佳人》  王洪玲饰刘喜奎
2023年原创河北梆子大戏《密云十姐妹》,讲述了一代代人民建设和守护密云水库60余年的变迁。王洪玲在剧中饰演青年和中年时期的主人公王秀兰,时间跨度达33年之久。为了讲好这个故事,该剧采取倒叙和插叙的艺术呈现手法。王洪玲饰演的人物从豆蔻年华到五十开外的中年人,其所处年代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是建国初期,一个是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年代。剧情和人物身份也极为跳跃,上一场还是积极投身密云水库建设的青年突击队员,下一场则是已为人母,人到暮年。在只有几分钟的转场间,不仅要抢装,完成人物造型的转换,还要调整情绪和变换表演方式,立马进入下一个角色的表演,表演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为了贴近人物的年龄感,王洪玲在饰演青年时借鉴了花旦的表演手段,将20岁王秀兰的英气、倔强、率真拿捏得恰到好处,彰显带领“十姐妹突击队”投身水库建设第一线的决心;在表演中年的王秀兰时,王洪玲适当放慢肢体语汇,表情略显迟缓,凸显刚劲华丽的演唱风格,淋漓表现出50多岁的王秀兰,面对水库环境遭到破坏时的忧虑、无奈时的彷徨和亲人不理解时的痛惜之情。这部跨越六十多年的生动史诗,正朝着“立得住、传得开、唱得响”艺术目标迈进。
图片
《密云十姐妹》   王洪玲饰王秀兰
风雨兼程四十载,春华秋实绽氍毹。王洪玲用心演绎好每一个角色,用力完成好每一次演出,用情践行着一名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为广大人民群众奉献了高质量的文化供给,为河北梆子艺术的创新发展奠定了扎实的艺术根基。祝愿王洪玲这一代艺术工作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持续坚守艺术理想追求,持续强化艺术责任担当,持续夯实中华文脉,谱写出新时代的艺术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