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分红故事丨一个合作社如何实现户均两套房、拥有7家集体企业资产达15.2亿元?

海报新闻记者 丛萍 仪首歌 潍坊报道
图片
股民证上这12年的分红记录
图片
股民证上这12年的分红记录
2013年2000元、2018年3000元、2019年4000元、2023年5000元……翻看潍坊市奎文区广文街道李家经济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李家”)张英霞的股民证,连续12年分红、金额逐渐增加,这背后有着李家怎样的发展故事呢?
“城中村”里发展出潍坊最大的“菜篮子”
凌晨三点,潍坊市区最大的“菜篮子”——南下河市场里灯火通明,一筐筐装好的西红柿、捆扎好的豆角、活蹦乱跳的鱼虾,将被送往潍坊各区市以及周边淄博、烟台、青岛的各大超市、酒店、企事业单位食堂。
图片
5月13日,赵秋堂在张罗着海鲜生意
“螃蟹便宜,新鲜虾虎咯!”5月13日,老商贩赵秋堂一边张罗着生意,一边为客户称海鲜。赵秋堂1986年开始在潍坊市区的南下河街摆摊卖海鲜。“没有电,就不能卖鲜海鲜,每天固定两个时间段供水,生意受环境影响比较大。”赵秋堂回忆道。
从流动到露天摊位到固定房间,从临时到全天候,从年销售额2万元到年销售额70万元,赵秋堂生意的变化也是李家发展的写照。
2002年,赵秋堂所在的南下河街市场经营业户达200余户,被市民称为南下河市场,但是脏乱环境和周围不合时宜。政府决定将南下河市场在保留名称的同时整体搬迁。
“当时有意向经营市场的单位有好几家,我们是其中之一。经过论证,我们看好南下河市场的发展潜力。同时,在经营大型市场方面,我们有场地资源和区位优势。在多方努力下,我们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潍坊市奎文区李家经济专业合作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张建民说。
图片
南下河市场鸟瞰图
李家克服了资金短缺等困难,筹集了600多万元硬化了地面,修建了钢筋拱形大棚,将鞋帽市场改造升级为批发市场,南下河市场正式落户李家。
2003年正月初八,赵秋堂和1000余位摊贩一起搬进了崭新的南下河市场。
经过李家人20多年的培育、改造、扩张,南下河市场已经成为潍坊市区最大的“菜篮子”、山东省十大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和省三大水产品交易市场之一。
李家累计投入8000多万元用于市场的上档升级。目前南下河市场有21个交易大厅,1200多户固定经营业户。4个水产厅、2个干调厅、1个肉食厅,9个蔬菜厅一字排开,蔚为壮观,每天交易额约800万元,成为李家的产业核心和龙头企业。
家家户户住楼房,户均两套房
“这是我们的新房,南北通透,客厅很方正,我们还有一套给儿子,现在正在装修,儿子即将结束‘北漂’,回潍坊工作,这套新房算是我们欢迎儿子回家送给他的一份礼物。”5月12日,在广文苑东区,张英霞自豪地介绍着自己的新房。
张英霞的旧房子108平方米,已经住了30多年。在旧村改造中,她换了两套116平方米的新房,一套12楼的自己住,一套6楼的给儿子。
家家户户户均两套房,这样“没有房贷、房子富裕”的生活让李家人底气十足。
图片
李家经济专业合作社户均两套房
2006年,李家启动城中村改造。摆在李家人面前有两条路,一条路是交给其他开放商进行开发,另一条路是成立开发公司自己开发。“因为我们涉及自己居民的房屋置换,房子是居民的头等大事,只有成立开发公司自主开发建设,才能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把最好的位置、最好的楼层、最好的房子留给自己的居民,这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情怀。”张建民说。
正是由于这样的情怀,李家成立了东晨置业公司,自主进行开发建设。李家卖了100余亩土地,获得了房地产开发的启动资金。房子盖好后优先保证股民全部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剩余的房源再对外销售。
历经十多年,经过了三次分房,李家保证了三次分房政策统一,户均达到两套房,没有留下任何隐患。
在完成“城中村”改造安置好股民的同时,李家立足区位优势,先后建设了近4万平方米的沿街商务楼宇对外出租,目前仅房产租赁收入每年就达1500多万元。在保证股民利益的同时,改善了整个合作社的居住环境,还带动了合作社经济的增长。
建冷链食品加工,开发电商,小集体的创新求变
在张建民看来,勇于创新求变是李家的集体经济持续发展的法宝之一。
近几年,李家既给“老行当”赋予新色彩,也在持续开辟新赛道。围绕南下河市场这一支柱产业,在其上下游,围绕冷链、食品加工、电商等产业做文章,做大做强产业链。
在南下河市场,有300余户赵秋堂这样的海鲜水产商贩,随着市场影响力的扩大,他们的生意也越做越大,冷藏和运输是制约他们发展的重要因素。意识到这个问题后,2018年,李家利用千业色纺纺织有限公司的闲置车间,与千业色纺合作,投资5000万元建成了储存能力1.5万吨的冷链物流项目,解决了南下河市场对于冷库的需求。
2020年,为了更好发挥南下河市场和千业冷链的优势,李家建设了集快检、线上带货、预制菜食品、鲜活水产、精品果蔬、冷冻食品分装配送等于一体的南下河电商运营中心,着力打造智慧市场,发展电商经济。
近几年,南下河市场逐渐暴露出规模偏小、设施设备老旧,交通拥堵等问题,亟待优化升级。李家合作社启动建设档次更高、规模更大的现代农副产品智慧物流园。
图片
李家建设中的现代农副产品智慧物流园规划图
经过多方考察,新市场选址距离目前南下河市场3公里,紧邻高架路和铁路,交通便利。布局由原来的平面改为立体,每层都可以通车,最大程度方便商户。项目建成后,物流园经营业户增加到2000余户,年度交易额近百亿元。一期项目在2023年5月份启动建设,目前,市场主体已建设到三层,预计明年投入使用。
“非常期待早日搬到新市场,到时候,我们准备扩大规模,增加面积,海鲜品种争取破百。”对于新市场,赵秋堂充满期待。
张英霞的分红账单、赵秋堂的期待背后是李家集体经济发展的雄厚实力、良好态势:潍坊现代农副产品智慧物流园项目建成后,物流园经营业户增加到2000余户,年度交易额近百亿元,实现“两个翻番”;李家目前拥有7个下属企业,形成了“一核多元”的产业新格局;集体资产增长至15.2亿元,年可支配收入达到4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