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末期鲜为人知的德军胜仗——许特根森林战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西欧战场,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发动了一系列战役,将战线一步步推进到德国,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很多著名战事。
然而有这么一场战斗,知名度并不是很高,甚至在德军将领的二战回忆录和相关记述中,都鲜有提及或者一笔带过,但却被作战对手美军视为是一场残酷、惨痛、乃至于“失败”的战役,这就是许特根森林战役。
1944年6月6日,美、英、加、法盟军于诺曼底成功登陆。8月19日,盟军在诺曼底半岛东南的法莱斯地区将德军在西线的装甲部队主力包围,结果除少量德军人员突围外,大部分被俘和阵亡。
德军重型装备也损失惨重,此战后仅有120辆坦克逃出包围。8月25日,盟军解放巴黎,之后挺进比利时、荷兰。9月4日,英军占领比利时重要港口安特卫普。又过了一周,8月初在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登陆的美法盟军与其他部队在中部的第戎会师。
截止到9月初时,盟军已经接近了法德边界。从诺曼底登陆到此时,德军约22.1万人阵亡、失踪、被俘,6.7万人负伤;约1500辆坦克、3500门火炮和约20000台各种车辆损失殆尽,这是无法弥补的惨重损失。此时许多德军师仅作为一个番号存在于司令部的地图上,实际已没有战斗力。
盟军虽然也有约24万士兵伤亡(3.6万阵亡),约4000台各型装甲车辆被摧毁,但依靠强大的后勤补充,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
此时西线盟军仅在坦克数量上就拥有4比1的优势。同时在空中也已经很难看到德国空军的飞机出现。
图片
盟军诺曼底登陆后进军德国路线计划简图
面对这样的困境,希特勒将瓦尔特·莫德尔元帅派到西线以期挽回局势。
莫德尔时年54岁,此前在东线战场与苏联红军长期作战。他是德军中最擅长机动防御作战的指挥官,经常在战线危急的时候被委派去拯救局势,并且每次都能稳定局面。他也因此被希特勒称为是“东线救星”,而他则自称是“救火队员”——这也成了他后来的绰号。
他曾经依靠顽强的防守让苏军名将朱可夫遭受到平生最惨痛的一次失败。与很多唯唯诺诺的德军将领不一样,莫德尔敢于当面反对希特勒对前线战事的干预,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后者对他的信任。
图片
瓦尔特·莫德尔
图片
莫德尔作风强硬,指挥作战时冷酷无情,但是他也依然能得到基层官兵的信任与尊敬。
莫德尔估计此时西线德军名义上虽然有74个作战师,实际兵力最多不过25个师。
此时的德国人力资源已经严重不足,只能将大量希特勒青年团和纳粹劳工组织等团体人员编成部队。此外很多参加过一战,50岁上下的老兵也被再次征召入伍。
图片
诺曼底战役后,大批德军在法国各处战场被盟军俘虏
图片
在法国被盟军俘虏的德军少年兵
9月初,希特勒再次启用已经68岁的冯·龙德斯泰特元帅担任西线德军总司令。莫德尔专注负责从荷兰到比利时的德军防线。
图片
格哈德·冯·龙德斯泰特元帅——他是德军中资格最老、也是此时拥有全胜纪录的将领。
从诺曼底一路败退下来的德军边抵抗边退往德国边境地区,那里有一道战前就开始构造,并在宣传中坚固无比的防线——西墙(齐格弗里德防线)。
希特勒宣称这条1938年就开始构筑的防线将和浓雾、黑夜、大雪一道保护德国的西部边境。
然而,这条北起德荷边界,南至瑞士边境,由3000多个混凝土永久掩体和碉堡组成的防御带在1940年做过翻修改造后就一直被荒废下来,许多原本这里的铁丝网、地雷和通讯设备等被拆卸去提供给那条著名的大西洋壁垒(诺曼底战役时被突破一段)。此时的西墙防线很多地段灌木丛生,甚至一些炮台掩体工事的大门钥匙都无法找到了。
图片
德军西墙防线的钢筋混凝土碉堡,远处是俗称“龙齿”的反坦克水泥工事。
图片
森林地带的西墙暗堡
9月初,美军开始试探性进攻德国与比利时边境的历史名城亚琛,同时也试探性进攻西墙防线外围地区。
这是战争爆发后地面战第一次打到德国的大门口。
希特勒下达指示:“不单是筑垒工事,每一寸德国土地都要当作堡垒守卫。”
不过,此时盟军进攻的步伐突然放慢了下来。这主要是因为大量的消耗让后勤部门不堪重负,无法紧跟部队快速前进的步伐。
这也让德军有了难得的喘息之机。
德军抓住时机,调集大批人力物力,迅速修复并加固了西墙防线,使得其在短时间内达到了很高的战备防御标准。
9月17日,盟军在荷兰实施”市场-花园”行动,动用大量伞兵空降德军后方,然而由于天气原因以及德军的顽强抵抗导致损失惨重,行动被迫中止。
10月,盟军开始向亚琛及其周边的西墙防线发起全面攻击。
图片
美军坦克通过西墙防线的反坦克工事
图片
美军攻入亚琛城内
亚琛是中世纪神圣罗马帝国建立者查理大帝的出生地以及安葬之地,对于德国拥有非凡的象征意义。
然而,守卫这里的德军总数只有不到2万人,虽然德军陆续增援,但仍然无法抵挡盟军的猛攻。
图片
亚琛大教堂附近的德军装甲部队,大教堂内安葬着查理大帝的遗骨。
10月21日美军攻取亚琛,1万余守军投降。
这座“圣城”是盟军攻取的第一座德国城市,为此付出了近6千人伤亡的代价。
霍奇斯中将指挥的美第1集团军将携带的炮弹几乎耗尽,只得再次放缓了接下来的进攻。
图片
1944.09.15,霍奇斯(左2)在听下属汇报
西墙防线此时在亚琛被撕开了一个缺口,然而美军在向德国腹地进军之前还要肃清侧翼的威胁。
图片
许特根森林所处位置,左上角是亚琛。图中分布的红点是德军西墙防线工事。
在鲁尔河上游有数座水坝,盟军担心德国人会开闸放水淹没即将进攻的区域。而在亚琛东南24公里外的许特根森林则成为了美军认为应当首先控制的地区。
图片
鲁尔河上的水坝,图中状态是战役结束后,已经被破坏。
许特根森林位于德国与比利时边境,面积接近130平方公里,鲁尔河在森林东部边缘穿过。这片森林位于山地和河谷交汇地带,地形崎岖不平,内部灌木遮天蔽日、幽暗深邃,仅有几条蜿蜒狭窄的道路可供车辆通行。
图片
美军装甲部队在穿越许特根森林(美国陆军通讯部队拍摄)
森林深处密布着铁丝网、机枪掩体、暗堡和大量用木质或玻璃容器伪装以逃避探雷器的爆炸物,这里的德军防线也是西墙防线的一部分。
此时,德军早已做好了准备静待美军的到来。
图片
许特根森林中的德军西墙阵地
美军还没有意识到他们即将面对的是怎样顽强、富有经验的对手。很多人认为这里的德军将和此前一样已经丧失斗志。
其实早在9月中旬美军就已经有小股部队与这里驻守的德军有过接触。
然而真正的全面攻势开始于10月中旬,盟军出动上千架次轰炸机对这一地区展开了地毯式轰炸,接着动用火箭炮实施密集的火力压制。
图片
美军车载火箭发射压制许特根森林的德军阵地(美国陆军通讯部队拍摄)
随后,步兵们正式踏入了这片暗无天日的茫茫密林。
此时的连绵雨雪使得通讯受到很大阻碍,美军只能按班排连队组成小股战斗群在湿冷的密林中一点点搜索前进。
很快他们就发现,参天的林木不但严重遮蔽视线,更使得此前的轰炸与炮火准备几乎没有起到效果。
图片
美军士兵在许特根森林中搜索前进(美国陆军通讯部队拍摄)
德军士兵从各个阴暗的角落向他们射击,而他们很多时候则根本无法发现敌人的踪迹。
德军炮兵还会向着美军所处位置的林木顶端发射装有空炸引信的炮弹。这些炮弹在树冠上方爆炸后,美军士兵往往会依照训练中那样就地卧倒,然而这就让散落下来的弹片和树木碎片更容易击中趴在地面的人。
美军在这种打击下遭受了不小伤亡。直到后来,士兵们发现面对这种攻击时,直立并且抱紧树干会使得自身暴露在弹雨木屑中的概率降至最低后,这类伤亡才减少许多。
就这样,美军每前进一段距离就要付出大量时间和伤亡。战斗逐渐演变成了一场场拉锯,许特根森林中几处村落居民点的战斗反复不断,十余次交换易手。
除却对手的打击,恶劣的天气不但让美军失去了他们的看家本领空中和地面火力支援,更使得缺乏预期准备的士兵大量因冻伤而丧失战斗力。
图片
许特根森林战役期间的美军医疗兵(美国陆军通讯部队拍摄)
美军在许特根森林与德军激战六周后,于12月3日抵近鲁尔河。
而德军仍然在利用熟悉的地形和有利天气不断以各种方式打击美军。
12月15日,美军终止了这一方向上的攻势。
然而,在许特根森林,各种规模的零星战斗仍在不断持续着,一直到1945年2月才完全停息。
美军先后有12万人在此作战,付出了32000人伤亡的代价,其中12000人阵亡,9000人因战壕病、冻伤和精力透支而被迫退出战斗。参战部队中几乎每4个参战的士兵中就有1个或阵亡或负伤。
这样的损失比率超过此前美军任何单次战役。
德军的伤亡也同样惨重,约有28000余人,其中约12000人阵亡。
之后的战事证明,美军在这片森林并没有获得他们预期的战果,反倒付出了远超其他战线的伤亡。
最讽刺的是,这里根本就不是美军计划中的主攻方向,也同样不是德军主力防守的区域。
此次战役期间美军还诞生了一个值得一提的纪录:一名叫唐纳德·斯洛维克的士兵因逃避作战而被处以枪决。二战期间美国军队在所有战区以强奸或者无端谋杀平民为由处决了102名本国士兵,但是只有斯洛维克因为逃兵罪被处决。他也是美军自南北战争后的唯一一名被执行死刑的逃兵(并非唯一逃兵罪犯)。
12月16日,德军此前秘密集结的主力装甲部队在德国、比利时、卢森堡交界处的阿登山区突然发起反攻,令盟军一时猝不及防。
这就是德军在二战中西线的最后一场攻势,史称“阿登反击战”(美军称“突出部战役”)。
图片
阿登战役德军进攻路线图
新战事的爆发让许特根森林的战斗变得更加无足轻重,以至于很多后人都几乎忘却了其存在。
图片
1945年1月的许特根森林
而那些参加了这场旷日持久战役的美军士兵则不会忘记,他们称这里的战斗是“最惨痛、绝望的战斗”,也是“毫无意义的”一场战斗。
不过,这次战役被认为是获胜者的德军一方似乎也没兴趣过多提及围绕这片森林发生的战斗。无论是德军将领撰写的战史还是回忆录,对于许特根森林中发生的战斗不是一笔带过就是完全将其忽略。
1998年,著名的HBO电视台推出了一部以这场战役为背景的电视电影 “When Trumpets Fade”。
图片
反映许特根森林战役的电影
此外,经典射击游戏(FPS)《荣誉勋章》、《使命召唤》系列都曾有过许特根森林的关卡。
莫德尔元帅虽然没有直接指挥这场战役,但他却与这片森林发生的战事永远结缘。1945年4月21日,在鲁尔区的德军被盟军包围后,眼见继续顽抗已没有意义的莫德尔下令解散自己指挥的集团军群,让士兵就地复员回家,自己则饮弹自尽。
1955年,莫德尔的儿子在当年埋葬他父亲的军官帮助下将遗骸挖出,改葬在位于Vossenack为纪念许特根森林战役而设立的军人公墓中,与那些他曾指挥的官兵一起长眠在这片昔日的战场。
图片
图片
图片
位于Vossenack的阵亡官兵公墓
图片
德军士兵墓牌
图片
许特根森林中的美军士兵纪念墓地
图片
如今与许特根森林战役相关的徒步路线